菊花黄连
《*辞典》:菊花黄连
拼音注音
Jú Huā Huánɡ Lián
别名
土黄连、鸡爪连(《广西中药志》)。
出处
《广西药植名录》
来源
为罂粟科植物深山黄堇的根。春季采挖,切除地上部分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深山黄堇,又名:护心草。
一年生草本,高30~90厘米。多分枝,秃净,茎多少肉质,淡绿色有时染褐红色。2~3回羽状复叶,长15~20厘米;小叶的轮廓卵形,长1.5~2.5厘米,分裂或有不规则齿缺,背稍粉绿。总状花序长达25厘米;苞片披针状矩圆形,长3~5毫米;花萼2,细小;花冠淡黄色,花瓣4,上瓣长1.5~1.8厘米,后部有距,长6~8毫米;雄蕊6,2体,右面1体的花丝具蜜腺,伸入距内;雌蕊1,花柱线形,柱头2裂。蒴果串珠状,长2.5~3.5厘米。种子扁球形,黑色,密生圆锥状小突起。花期3月。
生境分布
生丘陵或山地林下及沟边潮湿处,分布江苏、浙江至华南各地。产广西。
形状
干燥根呈细圆锥形或细圆柱形,稍弯曲,少分枝,长6~10厘米,径5~10毫米。顶端有叶痕,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,有纵沟纹及致密的横皱纹,有时有点状突起的须根痕。质脆。易折断,断面鲜黄色。味极苦。
化学成分
深山黄堇含黄堇碱、奇科马宁碱、l-四氢掌叶防已碱、原阿片碱、咖坡明碱、咖坡任碱、清风藤碱、异波尔定碱、紫堇碱、隐品碱、dl-人血草碱。叶含黄堇碱、奇科马宁碱。
上述植物的变种Corydalis pallida var.tenuis含l-四氢掌叶防己碱、原阿片碱、咖坡任碱、咖坡明碱、异波尔定碱、清风藤碱、奇科马宁碱、黄堇碱和反-3-亚乙基-2-吡咯烷酮等多种。生物碱。开花期全草含血根碱、二氢血根碱、氧化血根碱、原阿片碱、l-四氢掌叶防己碱、d-紫堇碱、去氢紫茧碱、d-四氢刻叶紫堇明碱、咖坡明碱、l-斯氏紫堇碱、咖坡任碱、咖坡定碱、刻叶紫堇明碱、黄连碱、反-3-亚乙基-2-吡咯烷酮、奇科马宁碱等生物碱。并含廿九烷醇-10和卅一(烷)醇-1。
药理作用
隐品碱属原阿片碱类,在阿片中含量极微,但在商品罂粟碱中含量可达4%,其作用与罂粟碱相似。在离体豚鼠心耳标本上,能延长乏兴奋期,与别隐品碱相似,而与小檗碱不同。对豚鼠,兔静脉注射可轻度升高血压,大量则降压;能引起心律不整,并对肾上腺索引起的心律不整有增敏作用。对离体心脏能扩张冠状动脉,并降低心跳的振幅及频率。对离体小肠,先引起收缩,重复用药则导致松弛。其急性毒性不火,对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(毫克/公斤)为:别隐品碱0.4;隐品碱0.27;原阿片碱0.25;小檗碱0.1。隐品碱还有轻度的镇咳作用(电刺激猫喉神经法);对兔有缩瞳作用,能降低眼压,中毒时可使动物运动失调、不安、抽搐、流涎、姿势及循环障碍等,故可能与吗啡相似,作用于锥体外系及中脑部分。
其他生物碱的作用,参见"黄连"、"延胡索"条。
功能主治
《广西中药志》:"清热,拔毒,消肿。治痈疮,热疖,无名肿毒,风火眼痛。"
用法用量
外用:捣敷。
注意
《广西中药志》:"阴疽、寒湿流注勿用。"
复方
治风火眼痛:深山黄堇根三钱,枸杞菜叶三钱,捣烂加乳汁敷。(《广西中药志》)
备注
本植物的全草在江西、浙江等地与黄堇等同使用,参见"黄堇"条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四川澄茄子
- 荔枝草
- 四照花
- 桃花
- 桦木皮
- 四楞蒿
- 过路惊
- 山大黄
- 海蓬子
- 宿根亚麻
- 海浮石
- 马瓞儿
- 兔儿风
- 圣罗勒
- 四时青
- 商陆
- 山乌桕叶
- 四棱筋骨草
- 四叶细辛
- 山慈姑
- 四方拳草
- 四念癀
- 四棱通
- 山五味子
- 海狗肾
- 盘肠草
- 旱田草
- 海木
- 卤碱
- 四楞通
- 宿苞豆
- 旱菜
- 桦菌芝
- 四川苦丁茶
- 双色龙胆
- 少花柏拉木
- 山地豆
- 山乌珠根
- 桦叶荚蒾
- 山佛手
- 山兵豆
- 旱前胡
- 四棱杆
- 核桃楸
- 海蕴
- 核子木
- 延胡索
- 玛瑙
- 双肾藤
- 米碎花根
- 四里麻
- 黄莲花
- 槐角
- 山慈姑叶
- 唢呐花
- 黄花蒿
- 海红
- 四块瓦
- 黄草乌
- 伽蓝菜
- 四照花皮
- 核桃楸果
- 少年红
- 四楞筋骨草
- 山大刀根
- 血水草根
- 山大颜
- 四季素馨花
- 河豚
- 西南卫矛
- 海胆
- 喜马拉雅紫茉莉
- 腰子草
- 龙州线蕨
- 野扇花果
- 鲟鱼
- 虱草花
- 胆矾
- 荷莲豆菜
- 箭杆杨
- 角翅卫矛果
- 木黄连
- 木馒头
- 牡蒿
- 一叶荻
- 杜鹃兰
- 螃蟹脚
- 石寄生
- 清风藤
- 红靛
- 马皮
- 猕猴肉
- 香叶天竹葵
- 紫红鞭
- 兔毛蒿
- 短叶锦鸡儿
- 鬼针草
- 地沙
- 马桑根
- 鳝鱼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