炮姜
《中国药典》:炮姜
拼音注音
Pào Jiānɡ
来源
本品为干姜的炮制加工品。
形状
本品呈不规则膨胀的块状,具指状分枝。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。质轻泡,断面边缘处显棕黑色,中心棕黄色,细颗粒性,维管束散在。气香、特异,味微辛、辣。
性味
辛、热。
鉴别
本品粉末棕褐色。淀粉粒众多,卵圆形、椭圆形、三角状卵形、类圆形或不规则形,直径5~40μm,脐点点状,位于较小端,也有呈裂缝状者,层纹有的明显。偶见糊化淀粉粒团块。油细胞及树脂细胞散于薄壁组织中,内含淡黄色油滴或暗红棕色物质。纤维成束或散离,先端钝尖,少数分叉,有的一边呈波状或锯齿状,直径15~40μm,壁稍厚,非木化,具斜细纹孔,常可见菲薄的横隔。梯纹、螺纹及网纹导管多见,少数为环纹导管,直径15~70μm。 导管或纤维旁有时可见内含暗红棕色物的管状细胞,直径12~20μm。
炮制
取净干姜,照烫法(附录Ⅱ D)用沙烫至鼓起,表面棕褐色。
归经
归脾、胃、肾、心、肺经。
功能主治
温中散寒,温经止血。用于脾胃虚寒,腹痛吐泻,吐衄崩漏,阳虚失血。
用法用量
3~9g。
贮藏
置阴凉干燥处,防蛀。
摘录
《中国药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炮姜
拼音注音
Pào Jiānɡ
英文名
Common Ginger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姜科植物姜干燥根茎的炮制品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Zingiber officinale Rosc.采收和储藏:同干姜。
原形态
姜,多年生草本,高50-80cm。根茎肥厚,断面黄白色,有浓厚的辛辣气味。叶互生,排成2列,无柄,几抱茎;叶舌长2-4mm;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,长15-30cm,宽1.5-2.2cm,先端渐尖,基部狭,叶革鞘状抱茎,无毛。花葶自根茎中抽出,长15-25cm;穗状花序椭圆形,长4-5cm;苞片卵形,长约2.5cm,淡绿色,边缘淡黄色,先端有小尖头;花萼管长约1cm,具3短尖齿;花冠黄绿色,管长2-2.5cm,裂片3,披针形,长不及2cm,唇瓣的中间裂片长圆状倒卵开,较花冠裂片短,有紫色条纹和淡黄色斑点,两侧裂片卵形,黄绿色,具紫色边缘;雄蕊1,暗紫色,花药长约9m,药隔附属体包裹住花柱;子房3室,无毛,花柱1,柱头近球形。蒴果。种子多数,黑色。花期8月。
生境分布
我国中部、东南部至西南部各少广为栽培。
形状
性状鉴定:本品呈不规则膨胀的块状,具指状分枝。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。质轻泡,断面边缘处显棕黑色,中心棕黄色,细颗粒性,维管束散在。气香特异,味微辛、辣。[br]显微鉴定:本品粉末棕褐色。①淀粉粒众多,卵圆形、椭圆形、三角状卵形、类圆形或不规则形,直径5-40μm,脐点点状,位于较小端,也有呈裂缝状者,层纹有的明显。偶见糊化淀粉粒团块。②油细胞及树脂细胞散于薄壁组织中,内含淡黄色油滴或暗红棕色物质。③纤维成束或散离,先端钝尖,少数分叉,有的一边呈波状或锯齿状,直径15-40μm,壁稍厚,非木化,具斜细纹孔,常可见菲薄的横隔。④梯纹、螺纹及网纹导管多见,少数为环纹导管,直径15-70μm。导管或纤维旁有时可见内含暗红棕色物的管状细胞,直径12-20μm。
药理作用
温中散寒,温经止血。
性味
味苦;辛;性温
鉴别
总灰分不得过70%(药典附录ⅨK)。
炮制
取净干姜,照烫法(附录ⅡD)用沙烫至鼓起,表面棕褐色。
归经
脾;胃;肝经
功能主治
温中止泻;温经止血。主虚寒性脘腹疼痛;呕吐;泻痢;吐血;便血;崩漏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6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注意
孕妇及阴虚有热者禁服。
临床应用
用于脾胃虚寒,腹痛吐泻,吐衄崩漏,阳虚失血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蜀五加
- 臂形草
- 子楝树根
- 鞭打绣球
- 慈菇
- 紫油木叶
- 壮筋草
- 马边绣球
- 钉头果
- 鳗鲡鱼骨
- 石帆
- 石耳
- 石蜐
- 石老虎
- 石上瓜子菜
- 石菖蒲
- 石蜡红
- 石豆瓣
- 石瓜子
- 石芥菜
- 石榕
- 石蟾蜍
- 苹果皮
- 石霜
- 石蜈蚣
- 石防风
- 朱砂七
- 篱笆竹
- 石蒟
- 石草鞋
- 柏树叶
- 石荠苎
- 石地钱
- 石刷把
- 石床
- 石斑鱼
- 石楠根
- 石刁柏
- 马蹄草
- 石萝藦
- 紫荆丫
- 石灰华
- 石斛
- 石夹生
- 石栗
- 石岩鸡
- 石凤丹
- 石豇豆
- 石栗叶
- 石灰
- 石花菜
- 石米
- 峨三七
- 石榴叶
- 石串莲
- 石蚕
- 石指甲
- 石莼
- 石枫药
- 虎头兰
- 石膏
- 石羊菜
- 石楠叶
- 石笔海胆
- 石脑油
- 石南实
- 石梓
- 鼻烟
- 石韦
- 石上蕉
- 石榴根
- 石壁莲
- 麻柳树根
- 黄零陵香
- 到老嫩
- 枣叶
- 风车藤
- 紫苏苞
- 葡萄根
- 鳑魮鱼
- 秫米
- 蛇根草
- 石龙芮子
- 黑萼棘豆
- 苏木
- 菘菜子
- 碎米柴
- 肉桂
- 莎草
- 蒴莲
- 石鲫
- 苏头
- 神黄豆
- 苏铁
- 石龙芮
- 鼠尾草
- 碎骨子
- 绳藻
- 鼠胆
- 苏黄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