炮姜
《中国药典》:炮姜
拼音注音
Pào Jiānɡ
来源
本品为干姜的炮制加工品。
形状
本品呈不规则膨胀的块状,具指状分枝。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。质轻泡,断面边缘处显棕黑色,中心棕黄色,细颗粒性,维管束散在。气香、特异,味微辛、辣。
性味
辛、热。
鉴别
本品粉末棕褐色。淀粉粒众多,卵圆形、椭圆形、三角状卵形、类圆形或不规则形,直径5~40μm,脐点点状,位于较小端,也有呈裂缝状者,层纹有的明显。偶见糊化淀粉粒团块。油细胞及树脂细胞散于薄壁组织中,内含淡黄色油滴或暗红棕色物质。纤维成束或散离,先端钝尖,少数分叉,有的一边呈波状或锯齿状,直径15~40μm,壁稍厚,非木化,具斜细纹孔,常可见菲薄的横隔。梯纹、螺纹及网纹导管多见,少数为环纹导管,直径15~70μm。 导管或纤维旁有时可见内含暗红棕色物的管状细胞,直径12~20μm。
炮制
取净干姜,照烫法(附录Ⅱ D)用沙烫至鼓起,表面棕褐色。
归经
归脾、胃、肾、心、肺经。
功能主治
温中散寒,温经止血。用于脾胃虚寒,腹痛吐泻,吐衄崩漏,阳虚失血。
用法用量
3~9g。
贮藏
置阴凉干燥处,防蛀。
摘录
《中国药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炮姜
拼音注音
Pào Jiānɡ
英文名
Common Ginger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姜科植物姜干燥根茎的炮制品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Zingiber officinale Rosc.采收和储藏:同干姜。
原形态
姜,多年生草本,高50-80cm。根茎肥厚,断面黄白色,有浓厚的辛辣气味。叶互生,排成2列,无柄,几抱茎;叶舌长2-4mm;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,长15-30cm,宽1.5-2.2cm,先端渐尖,基部狭,叶革鞘状抱茎,无毛。花葶自根茎中抽出,长15-25cm;穗状花序椭圆形,长4-5cm;苞片卵形,长约2.5cm,淡绿色,边缘淡黄色,先端有小尖头;花萼管长约1cm,具3短尖齿;花冠黄绿色,管长2-2.5cm,裂片3,披针形,长不及2cm,唇瓣的中间裂片长圆状倒卵开,较花冠裂片短,有紫色条纹和淡黄色斑点,两侧裂片卵形,黄绿色,具紫色边缘;雄蕊1,暗紫色,花药长约9m,药隔附属体包裹住花柱;子房3室,无毛,花柱1,柱头近球形。蒴果。种子多数,黑色。花期8月。
生境分布
我国中部、东南部至西南部各少广为栽培。
形状
性状鉴定:本品呈不规则膨胀的块状,具指状分枝。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。质轻泡,断面边缘处显棕黑色,中心棕黄色,细颗粒性,维管束散在。气香特异,味微辛、辣。[br]显微鉴定:本品粉末棕褐色。①淀粉粒众多,卵圆形、椭圆形、三角状卵形、类圆形或不规则形,直径5-40μm,脐点点状,位于较小端,也有呈裂缝状者,层纹有的明显。偶见糊化淀粉粒团块。②油细胞及树脂细胞散于薄壁组织中,内含淡黄色油滴或暗红棕色物质。③纤维成束或散离,先端钝尖,少数分叉,有的一边呈波状或锯齿状,直径15-40μm,壁稍厚,非木化,具斜细纹孔,常可见菲薄的横隔。④梯纹、螺纹及网纹导管多见,少数为环纹导管,直径15-70μm。导管或纤维旁有时可见内含暗红棕色物的管状细胞,直径12-20μm。
药理作用
温中散寒,温经止血。
性味
味苦;辛;性温
鉴别
总灰分不得过70%(药典附录ⅨK)。
炮制
取净干姜,照烫法(附录ⅡD)用沙烫至鼓起,表面棕褐色。
归经
脾;胃;肝经
功能主治
温中止泻;温经止血。主虚寒性脘腹疼痛;呕吐;泻痢;吐血;便血;崩漏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6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注意
孕妇及阴虚有热者禁服。
临床应用
用于脾胃虚寒,腹痛吐泻,吐衄崩漏,阳虚失血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排钱草
- 朴树
- 胶质鼠尾草
- 芥子
- 蕨萁
- 牛蒡根
- 泡囊草
- 荠菜
- 建砂仁
- 桔梗芦头
- 绢毛苣
- 胖大海
- 菩提香
- 坡参
- 筋藤
- 羯布罗香
- 藨寄生
- 接骨丹
- 接骨树皮
- 糯米团
- 欧当归
- 排草香
- 枇杷核
- 胖树根
- 角翅卫矛根
- 接骨木
- 金粉蕨
- 普陀南星
- 蒲棒
- 牛肾
- 尖苞柊叶根
- 拘那花
- 极丽马先蒿
- 藕蔤
- 碱蓬
- 枇杷根
- 狍茸
- 粃壳草
- 牛肺
- 金匙叶草
- 糯米条
- 欧绵马
- 偏翅唐松草
- 结血蒿
- 泡掌筒
- 爬山虎
- 破碗掌脚树
- 破血丹
- 牛耳草
- 接筋草
- 婆婆纳
- 结根草莓
- 菅
- 胖儿草
- 见血飞
- 螃蟹七
- 建兰花
- 戟叶石韦
- 棘胸蛙
- 匍匐滨藜
- 稷米
- 聚花风铃草
- 芥菜
- 破骨风
- 螃蟹脚
- 牛黄
- 金狮藤
- 排钱树
- 爬树龙
- 盘羊肺
- 牛毛毡
- 蒲葵
- 牛王肺筋草
- 辟汗草
- 尖叶唐松草
- 金丝藤
- 鸭脚木根
- 戟叶石苇
- 牛毛草
- 尖尾风根
- 枇杷叶露
- 苣荬菜
- 胖血藤
- 牛脑
- 偏翅唐松草根
- 爬山猴
- 螃蟹甲
- 藕节
- 啤酒酵母
- 浆果苋
- 泡囊草根
- 胖根藤
- 蕨根
- 见风消
- 蒲黄
- 牛肝菌
- 金爪儿
- 脓见愁根
- 泡泡草
- 炮掌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