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勒
《*辞典》:白勒
拼音注音
Bái Lè
别名
五加皮、鹅掌楸、三叶五加、刺三甲
英文名
Acanthopanax Trifoliate Root-bark
来源
为五加科植物白勒Acanthopanax trifoliatus (L.)Merr. 的根皮。夏、秋季采挖根部,洗净,剥取根皮,晒干。
原形态
攀援状灌木,高1~7m,枝疏生向下的钩刺。掌状复叶,小叶3,很少4~5,中央的1片较大,椭圆状卵形至长椭圆形,长2~8cm,宽1.5~4cm,先端尖或短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锯齿,两面无毛或仅沿叶脉疏生刺毛;总叶柄长2~5cm,疏生钩刺。伞形花序3~10个生于小枝顶端,很少单生,花萼有5齿;花瓣5,黄绿色;雄蕊5;子房2室,花柱2,合生至中部。果实扁球形,成熟时黑色。花期8~9月,果期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、林边、灌丛中。分布于北起秦岭南坡,但在长江中下游北界约为北纬31°,向南各地均产。
形状
根皮呈不规则筒状,稍弯曲,厚0.5~1mm。外表面灰红棕色,皮孔较小,类圆形或略横向延长,长0.8~3 .5mm,直径0.5~1mm;内表面灰褐色。折断面有棕色点状树脂道,可见其中的亮黄棕色油树脂。气微香,味微辛、苦。
化学成分
含异贝壳杉烯酸(kaurenoic acid)、β-谷甾醇。
功能主治
同细柱五加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紫苏叶
- 苦瓜
- 亚麻
- 鳕鱼
- 石南实
- 小冬青
- 伽喃香
- 红果楠
- 桑黄
- 挂兰
- 华凤仙
- 铅灰
- 蓬莱草
- 虎图辣
- 前胡
- 伴蛇莲
- 鹅
- 鸡屎白
- 蛇葡萄
- 鹅掌上黄皮
- 桔梗芦头
- 角螺厣
- 草蚂蚱莲
- 牛奶树子
- 虾蟆胆
- 鸡骨常山
- 常春卫矛
- 龙利叶
- 蜇砂
- 山柳
- 树刁
- 附地菜
- 小盘木
- 苦碟子
- 长春花
- 鹤肉
- 狗头骨
- 牛奶树
- 小牛肝菌
- 榧子
- 藜茎
- 唐古特马尿泡
- 假蒟果穗
- 五叶藤
- 九子不离母
- 狼毒
- 棕板
- 鹭鸶兰
- 扶桑金星蕨
- 大头茶
- 葡萄
- 刺莓果
- 补血薯
- 金腰子
- 羊角拗子
- 镰叶瘤足蕨
- 鳕鱼骨
- 水苦荬
- 苎麻梗
- 醉鱼草花
- 青溪鳞毛蕨
- 麻叶绣球果
- 咸秋石
- 魿鱼
- 狼油
- 牛心补
- 轮环藤
- 臭梧桐
- 短穗兔耳草
- 羊齿天冬
- 齿瓣延胡索
- 昆明鸡血藤
- 蛤蜊
- 栲栗果壳
- 尖叶川黄瑞木
- 大花剪秋罗
- 波叶紫金牛
- 白猪母菜
- 麦瓶草
- 红果参
- 过腰蛇
- 软骨过山龙
- 路旁菊
- 化香树
- 扭肚藤
- 毛桤
- 蔷薇根
- 淡菜
- 水百合
- 石斑鱼
- 金橘叶
- 牛胞衣
- 鲥鱼
- 小叶野决明
- 竹叶莲
- 簕欓
- 大马蹄蕨
- 直杆蓝桉叶
- 胡枝子根
- 横经席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