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花坚荚树
《中华本草》:白花坚荚树
拼音注音
Bái Huā Jiān Jiá Shù
别名
坚荚树
出处
《救荒本草》载有坚荚树,云:"生辉县太行山谷中,其树枝干坚劲,可以作棒。皮色乌黑,对分枝叉。叶亦对生,叶似拐枣叶而大,微薄,其色淡绿;又似土栾叶,极大而光泽。开黄花,结小红子。其叶味苦,采嫩叶煠熟,水浸去苦味,淘净,油盐调食。"美国植物分类专家 A.Henry于1888年首先将其考定为忍冬科的 Viburnum sempervirens K.Koch,以前我国学者也继承了 Henry的结论。 但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忍冬科植物常绿荚蒾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iburnum semperuirens D. Doch.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常绿荚蒾 常绿灌木,高可达4m。树皮褐色,当年生枝淡黄色或灰褐色,四角状,去年生枝变紫褐色或灰褐色,近圆柱状。叶对生;叶柄长5-15mm,带红紫色;叶片革质,叶椭圆形至椭圆状卵形,有时长圆形或倒披针形,长4-12cm,宽2.5-5cm,先央尖或短渐尖,基部渐狭至钝形,长4-12cm,宽2.5-5cm,先端尖或短渐尖,基部渐狭至钝形,有时稍圆,全缘或上部具少数浅齿,上面有沟泽,下面有微细褐色腺点,侧脉3-4(-5)对,最下一对伸长而多少呈离基3出脉状,上面深凹陷,下面明显凸起。复伞形聚伞花序顶生,直径3-5cm;总花梗很短,第1级辐射枝5条,花生于第3-4级辐射枝上;萼筒筒状倒圆锥形,长约1mm,萼檐具5微齿;花冠白色,辐状,直径约4mm;雄蕊5,稍高出花冠;花柱稍高出萼齿。核果红色,近于形或卵状,长约8mm;核扁圆形,腹面凹陷,背面凸起。花期5月,果期10-1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-1800m的林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广东、广西等。
性味
味苦;性寒
功能主治
活血散瘀;续伤止痛。主跌打损伤;瘀血肿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1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百尾笋
- 珍珠伞
- 球花党参
- 山乌珠叶
- 紫八宝
- 百足藤
- 白花龙胆
- 青胡桃果
- 百步还阳丹
- 太白丽参
- 天蓝苜蓿
- 臭黄荆根
- 百里香叶杜鹃
- 刺齿凤尾蕨
- 蝙蝠
- 南瓜藤
- 荠苨
- 土色牛肝菌
- 土三七
- 瓦楞子
- 带叶报春花
- 小果野葡萄
- 珍珠
- 撒发
- 大尾摇
- 虾须草
- 石床
- 补骨脂
- 四楞蒿
- 半边旗
- 烧伤藤
- 莲座蓟
- 圆萼刺参
- 芍药花
- 烟胶
- 肥荚红豆
- 老枪谷
- 郁金
- 光板猫叶草
- 胡桃仁
- 雁肉
- 迎春花根
- 银不换
- 凤眼果
- 石壁莲
- 多穗石柯叶
- 篦子草
- 冬青叶
- 薄荷油
- 早禾树
- 朱砂根
- 歪头菜
- 榕树皮
- 大花卫矛
- 绿珊瑚
- 火腿
- 滇白芷果
- 木蝴蝶
- 蚌兰花
- 玉蝉花
- 霸王鞭
- 银背藤
- 中华短肠蕨
- 棕板
- 藤杜仲
- 银箔
- 野菠菜
- 八仙草
- 展花乌头
- 阴(句黾)
- 鸢油
- 中华石龙尾
- 田唇乌蝇翼
- 八哥
- 长毛风毛菊
- 何首乌
- 台湾土豆蔻
- 青荚叶茎髓
- 麒麟菜
- 紫花苣苔
- 紫苏子
- 薜瓣
- 土千年健
- 土牛党七
- 鳖胆
- 塌菜
- 青杠碗
- 掌叶半夏
- 掌叶蓼
- 朱砂莲
- 地榆
- 银叶树
- 甜茶
- 紫茎
- 新疆羌活
- 树三角枫
- 抓地龙
- 柘耳
- 田葱
- 散血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