柚根
《中华本草》:柚根
拼音注音
Yòu Gēn
别名
Q I柑根、橙子树根。。
英文名
Pummelo Root
出处
出自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芸香科植物柚Citrus grandis (L.)Osbecd的树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itrus grandis (L.)Osbecd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右采,挖根,洗净,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柚 常绿乔木,高5-10m。小枝扁,幼枝及新叶被短柔毛,有刺或有时无刺。单身复叶,互生;叶柄有倒心形宽叶翼,长l-4cm,宽0.4-2cm;叶片长椭圆形或阔卵形,长6.5-16.5cm,宽4.5-8cm,先端钝圆或微凹,基部圆钝,边缘浅波状或有钝锯齿,有疏柔毛或无毛,有半透明油腺点。花单生或为总状花序,腋生,白色;花萼杯状,4-5浅裂;花瓣4-5,长圆形,肥厚;雄蕊25-45,花丝下部连合成4-10组;雌蕊1,子房长圆形,柱头扁头状。柑果梨形、倒卵形或扁圆形,直径10-15cm,柠檬黄色。种子扁圆形或扁楔形,白色或带黄色。花期4-5月,果熟期9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栽培于丘陵或低山地带。资源分布: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均有栽培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,直径0.4-2m。表面灰黄色或淡棕黄色,具纵向浅沟纹和细根痕,刮去粗皮显绿黄色。质硬,难折断,断面不平坦,纤维性。气微香,味苦、微辛辣,刺舌。
性味
辛;苦;温
归经
肺;胃;肝经
功能主治
理气止痛;散风寒。主胃痛气胀;疝气疼痛;风寒咳嗽嗽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各家论述
1.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顺气,止痛。2.《重庆草药》:解毒,散寒,理气,消积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柚根
拼音注音
Yòu Gēn
别名
橙子树根(成都《常用草药治疗手册》)。
出处
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
来源
为芸香科植物柚的根,9~10月采收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柚"条。
性味
①《重庆草药》:"味辛,性温,无毒。"
②成都《常用草药治疗手册》:"性温,味辛甘。"
功能主治
理气止痛,散风寒。治胃痛,疝气疼痛,风寒咳嗽。
①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:"顺气,止痛。"
②《重庆草药》:"解毒,散寒,理气,消积。治气胀,风寒咳嗽。"
③成都《常用草药治疗手册》:"治胃痛及疝气疼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油棕根
- 银扁担
- 黄花蒿
- 滇茜草
- 野菱
- 银牙莲
- 搜山虎
- 野花生
- 锅焦
- 穿心草
- 桤木皮
- 天青地红
- 阴蚼
- 猫眼草
- 番石榴叶
- 野菊
- 倒吊笔
- 小鱼仙草
- 毛花槭
- 野颠茄
- 野苜蓿
- 荭草花
- 陈火腿骨
- 常春油麻藤
- 干檀香
- 土玉桂
- 长毛柃叶
- 止咳菊
- 小黄鼠狼
- 独叶白芨
- 银灰旋花
- 蜂房
- 野鸦椿皮
- 花叶九节木
- 海螺厣
- 楠藤
- 阴地蕨
- 声色草
- 野葡萄根
- 青兔耳风
- 辣蓼草
- 林背子
- 列当
- 野靛
- 满天星
- 山黄麻叶
- 蛤蒌
- 石耳
- 毛茛
- 小羊肚菜
- 芦竹
- 驴耳风毛菊
- 角翅卫矛
- 明胶
- 地骨皮
- 锯齿王
- 大黄
- 银丝杜仲
- 柠檬桉叶
- 野芝麻花
- 银线草根
- 金鸡勒
- 雷丸
- 地花生
- 毛茄
- 白饭树根
- 灯笼泡
- 小金牛草
- 滇肉棒
- 土马骔
- 细辛
- 地乌
- 三十六荡
- 泡桐果
- 野苋菜
- 银边翠
- 牛藤果
- 梦花根
- 平贝母
- 厚叶牛耳草
- 虎杖
- 鳢鱼胆
- 梧桐
- 刺黄连
- 小叶桑根
- 小叶三点金
- 鹿角霜
- 荷叶蒂
- 黄果茄
- 黄精
- 狗核树
- 石珠
- 鸬鹚(鸬鹚)
- 鸬鹚骨
- 熊蕨根
- 斑鸠菊
- 白背叶根
- 野苋子
- 鹿角芦荟
- 皮袋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