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茶根
《中华本草》:油茶根
拼音注音
Yóu Chá Gē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的根或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millia oleifera Abel[C.oleosa(Lour.)Rehd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油茶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3-4m,稀达8m。树皮淡黄褐色,平滑不裂;小枝微被短柔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4-7mm,有毛;叶片厚革质,卵状椭圆形或卵形,长3.5-9cm,宽1.8-4.2cm,先端钝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具细锯齿,上面亮绿色,无毛或中脉有硬毛,下面中脉基部有毛或无毛,侧脉不明显。花两性,1-3朵生于枝顶或叶腋,直径3-5cm,无梗;萼片通常5,近圆形,外被绢毛;花瓣5-7,白色,分离,倒卵形至披针形,长2.5-4.5cm,先端常有凹缺,外面有毛;雄蕊多数,无毛,外轮花丝仅基部连合;子房上位,密被白色丝状绒毛,花柱先端三浅裂。蒴果近球形,直径3-5cm,果皮厚,木质,室背2-3裂。种子背圆腹扁,长至2.5cm。花期10-11月,果期次年10月。
生境分布
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广泛栽培,为重要的木本油科植物。
性味
苦;平;有小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理气止痛;活血消肿。主咽喉肿痛;胃痛;牙痛;跌打伤痛;水火烫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研末或烧灰研末,调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花蕊石
- 日中花
- 苦苣
- 杉皮
- 松蕈
- 蕹菜
- 活血连
- 麻根
- 乌药花
- 湖北海棠根
- 红穿破石
- 海龟胶
- 冬瓜
- 楸木果
- 马蹬草
- 蚕砂
- 毛冬青
- 一颗针
- 蛇地钱
- 曼陀茄根
- 大叶千斤拔根
- 车前
- 窝儿七
- 青琅玕
- 青蒿根
- 麻牛膝
- 白薯莨
- 苦木叶
- 柳白皮
- 七叶薯
- 水玉簪
- 刷把草根
- 青骨藤
- 王孙
- 青蒿子
- 景天
- 青溪鳞毛蕨
- 相思子根
- 土砂仁
- 红花子
- 面头叶
- 米饭花果
- 铜棒锤
- 草泽泻
- 地枫皮
- 金丝桃
- 半边苏
- 砗磲
- 鷩雉
- 红孩儿
- 白千层叶
- 僵蛹
- 石柑子
- 石苁蓉
- 入地蜈蚣
- 景天三七
- 披散糖芥
- 虫白蜡
- 耳草
- 小梾木
- 美人蕉花
- 苘麻子
- 浙皖粗筒苣苔
- 木棉根
- 辫子草根
- 蒙古扁桃
- 太白韭
- 熊骨
- 萆薢
- 白粉蝶
- 山五味子根
- 铁箭矮陀
- 五色梅根
- 扁豆叶
- 甜杏仁
- 白花鹅掌柴
- 水牛角浓缩粉
- 半边风
- 鼍甲
- 天仙果
- 婆婆指甲菜
- 小三棵针
- 扁豆衣
- 岩豇豆
- 兰花
- 刺竹茹
- 罗裙带
- 黄秦艽
- 青头雀
- 扁担藤
- 野火绳
- 密蒙花
- 秋木瓜
- 五脉山黧豆
- 刺糖
- 沙糖木
- 白梅
- 醋
- 叶下珠
- 凤尾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