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钗
《中华本草》:金钗
拼音注音
Jīn Chāi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杜鹃花科植物硬毛白珠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aultheria leucocarpeBl.va.hirsuta(D,Fang etN.K.Liang)T.Z.Hsu(C.wnnanensis(Franch.)Rehd.var.hirsuta D.Fang et N.K.liang)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切碎,晒干。
原形态
常绿灌木,高1-3m。树皮灰黑色;枝条细长,左右曲折,具纵纹,幼枝被硬毛。单叶互生;具短柄;叶片革质,卵状长圆形。有香味,长7-10cm,宽2.5-3.5cm,先端尾状渐尖,基部钝圆形或心形,边缘具缘毛。总状花序腋生,序轴纤细,长5-7cm。被柔毛,基部有鳞片状苞片;花梗被均匀分布的硬毛,长约1cm;花10余朵,疏生;苞片卵形,凸尖,被白色缘毛,小苞片2,对生或近对生,着生于花梗上部近粤处,披针状三角形;花萼裂片5。卵状三角形,钝头,具缘毛;花冠白绿色,钟形,口部5裂;雄蕊10,着生花冠基部,花丝短而粗,花药2室,每室先端具2芒;子房球形,花柱短于花冠。浆果状蒴果,球形,黑色,5裂。种子多数。花期5-6月,果期9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2800m的灌木丛中或干燥的山坡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。
性味
辛;性温
功能主治
祛风;活血;行气;止痛。主风湿痛;头痛;牙痛;腹痛;疝痛;皮肤瘙痒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金腰
- 夹蛇龟
- 金鱼藻
- 土玉桂
- 陈壶卢瓢
- 番石榴干
- 接骨紫菀
- 拘那花
- 山马兰
- 大画眉草花
- 尖苞柊叶根
- 接骨丹
- 卷茎蓼
- 鳗鲡鱼膏
- 云木香
- 建砂仁
- 药茴香
- 杏叶防风
- 锯齿王根
- 尖头蚱蜢
- 臭油果
- 鼠李根
- 蚕豆荚壳
- 盐肤子
- 篱天剑
- 白苏梗
- 金老梅枝
- 绵萆薢
- 龙利叶花
- 胡芦巴
- 臭蒿
- 枳椇木皮
- 睡菜根
- 穿地龙
- 漆树根
- 锯齿溪蟹
- 白背小报春
- 凤凰衣
- 柳枝
- 棘针
- 黄背草
- 尖尾风根
- 火把花
- 尖耳贯众
- 金腰箭
- 劲直蒿
- 黄河裸裂尻鱼
- 华风车子叶
- 大金刀
- 金钗股
- 金背枇杷叶
- 金背枇杷果
- 关东丁香
- 兔耳草
- 冬虫夏草
- 接骨风
- 省藤
- 秋海棠根
- 锦灯笼
- 对叶散花
- 黄杞叶
- 壁钱幕
- 金樱花
- 饱饭花果
- 角花翠雀
- 黑风藤
- 猪肤
- 牛肉
- 楠木
- 桤木皮
- 木瓜根
- 茅苍术
- 水细辛
- 绛梨木叶
- 小米草
- 鸡肝
- 蛇白蔹
- 萝芒树皮
- 青蛇莲
- 金花茶花
- 金丝桃果
- 华南紫萁
- 藏山药
- 乌蛇卵
- 甘蕉根
- 绿豆升麻
- 海尼豆瓣绿
- 阳桃花
- 金背枇杷花
- 尖子木
- 牛嗓管树
- 草本水杨梅
- 貒膏
- 大黑药
- 牛角七
- 酒饼叶
- 蜘蛛果
- 寸金草
- 山野芋
- 菊叶三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