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黐头婆
《中华本草》:毛黐头婆
拼音注音
Máo Chī Tóu Pó
别名
黄花痴头婆、痴头婆、双耳子、细黄花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椴树科植物毛刺蒴麻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riumfetta cana B1.[T.tomentosa Bojer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切段,晒干。
原形态
毛刺蒴麻 木质草本,高1.5m。嫩枝被黄褐色星状茸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1-3cm;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4-8cm,宽2-4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,上面有稀疏星状毛,下面密被星状厚茸毛,边缘有不整齐锯齿;基出脉3-5条,侧脉向上行超过叶片中部。聚伞花序1至数枝腋生,花序柄长约3mm;花柄长1.5mm;萼片狭长圆形,长7mm,被茸毛;花瓣比萼片略短,长圆形,基部有短柄,柄有睫毛;雄蕊8-10枚或稍多;子房有刺毛,4室,柱头3-5裂。蒴果球形,有刺长5-7mm,刺弯曲,被柔毛,4丬裂开,每室有种子2颗。花期夏、秋季间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次生林及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福建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辛;温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利尿消肿。主风湿痹痛;脚气浮肿;痢疾;石淋
用法用量
内服,煎汤,15-3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辽瓦松
- 南天竹
- 铁苋
- 乌鳢
- 落葵
- 小对叶草
- 通骨消
- 皂角菌
- 浙江七叶树
- 毛葡萄根皮
- 蜈蚣萍
- 枳茹
- 樟树子
- 牛藤
- 鸬鹚(鸬鹚)
- 鮧鱼尾
- 五代同堂
- 全叶马兰
- 镜面草
- 乌桕
- 青藏虎耳草
- 溪黄草
- 冷水花
- 桂皮
- 驴肉
- 蓝花棘豆
- 田菁
- 使君子
- 金橘
- 柃木
- 球序鹅掌柴
- 绿绒蒿
- 石楠
- 阔叶石韦
- 楸子
- 剑花
- 亮叶桦皮
- 山梅花
- 大马蓼
- 鹿角草
- 黄鹌菜
- 马兰
- 苦参
- 大泡通皮
- 菰
- 大草乌
- 三枝标
- 虎掌草
- 巴巴花
- 高山唐松草
- 长管香茶菜
- 费菜
- 海金沙
- 衣鱼
- 狗牙根
- 菝葜叶
- 鸱鸺
- 白榔皮
- 刺黄连
- 八角枫花
- 白果叶
- 穿地龙
- 油鸭
- 罗望子叶黄檀
- 高山柏
- 狗尾草
- 岩酸
- 亮光菜
- 山萝卜
- 油菜子油
- 鸭脚茶
- 蹋菜
- 满山白
- 白线薯
- 黄鲴鱼
- 木瓜
- 亮叶桦叶
- 鳍蓟
- 山狸子骨
- 油茶根皮
- 甘木通
- 芸香
- 鸨油
- 油杉
- 油茶花
- 油渣果
- 黑皮跌打
- 油茶叶
- 毛蜂子
- 红木香
- 獾肉
- 土连翘
- 滇姜三七
- 山蜘蛛
- 晕药
- 凤凰木
- 园金柑
- 桃耳七
- 翡翠
- 地红子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