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脚板
《中华本草》:天脚板
拼音注音
Tiān Jiǎo Bǎn
英文名
Leaf of Chinese Aucuba
出处
出自《峨嵋药植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山茱萸科植物蛾眉桃叶珊瑚或桃叶珊瑚的叶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Aucuba chinensis Benth.sub-sp.omeiensis (Fang) Fang et Soong [A.omeiensis Fang]2.Aucuba chinensis Benth.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晒干或烘干,亦可鲜用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Aucuba chinensis Benth.sub-sp.omeiensis (Fang) Fang et Soong [A.omeiensis Fang]2.Aucuba chinensis Benth.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晒干或烘干,亦可鲜用。
原形态
常绿小乔木或灌木。枝被柔毛,老枝具白色皮孔。叶对生;叶柄长约3cm,被硬毛;叶片薄革质,长圆形,长10-20cm,宽3-7cm,先端具尾尖,全缘或向顶端具7-9对细齿,叶下面被硬毛。花雌雄异株,花序顶生;雄花集成总太圆锥药序,长13-15cm,被硬毛;雄花花期为黄绿以至黄色,花末期花序梗及花瓣向阳的少部分略带红色;花萼小,4裂;花瓣4,卵形,顶端具长而反曲的尾状尖头;雄蕊4,花丝粗短;花盘肉质,稍4裂;雌花花序列较小,长3-5cm,密被硬毛,花期时为黄绿色至黄色;子房下位,筒状,疏生硬毛;花下具关节及2小苞片。果成熟时深红色,花柱宿存。花期1-2月,果期3月至翌年2月。
栽培
生物学特性 喜凉爽湿润的环境。植株生长适温25-28℃,稍耐寒。以土层深厚,质地疏松,腐殖质丰富壤土栽培为好。[br]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。夏、秋季果产分批成熟。采收第1、2批果大而饱满的果实,除去果皮,稍晾干后,即可播种。按行距30cm开沟,沟深4cm,将种子均匀撒入沟中,覆土后稍加镇压,浇水保湿。当苗高40cm左右时,按行株距3m×2m开穴定植,每穴栽苗1株。[br]田间管理 幼苗长出3-4对真叶时,间苗,中耕除草。苗高10cm左右时,追施稀薄人粪尿。定植后,每年中耕除草3-4次,并结合施肥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-1300m的常绿阔叶林中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等地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等地。
化学成分
桃叶珊瑚全植物含桃叶瑚甙(aucubin).水解生成桃叶珊瑚甙元(aucubigenin)和葡萄糖,种子中龙多[1]。
药理作用
桃叶珊瑚甙与香豆精衍化物秦皮甙相似,能促进尿酸排泄。
性味
味苦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消肿止痛。主痈疽肿毒;痔疮;水火烫伤;冻伤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f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绞汁搽;或研末调涂。
各家论述
《中国药植图鉴》:鲜叶捣成泥状敷擦伤,水、火烫伤,痔疾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天脚板
拼音注音
Tiān Jiǎo Bǎn
出处
《峨嵋药植》
来源
为山茱萸科植物桃叶珊瑚的叶。
原形态
桃叶珊瑚(《汝南圃史》),又名:植楠树(《质问本草》)。
常绿灌木,茎高1~3米。叶对生,披针形以至倒卵形,长8~20厘米,先端长而渐尖,全缘或在前半有齿牙,基部楔形,上面亮绿色,具有黄色斑点,有柄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;顶生圆锥花序,疏生刚毛;花梗短,小苞2枚;萼细小,4齿裂;花瓣4,带紫色,卵形以至披针形,先端长而惭尖,镊合状;雄花有雄蕊4及四角形之中央花盘,子房退化,花丝短;雌花子房下位,1室,胚珠1,花柱短而厚,有不正形状柱头,不具雄蕊。浆果状核果,成熟时红色,椭圆形,长2厘米;种子顶端有极细之胚。花期春季。
本植物的果实(天脚板果)亦供药用,另详专条。
生境分布
常栽于庭园。分布湖北,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福建、广东及台湾等地。
功能主治
《中国药植图鉴》:"鲜叶捣成泥状敷擦伤,水、火烫伤,痔疾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山枝根
- 枸橘刺
- 五转七
- 狗毛
- 清香桂
- 橹罟子
- 金甲豆
- 野海椒
- 紫铜矿
- 竹林标
- 山桂花
- 篦梳剑
- 桑椹子
- 多头风轮菜
- 长萼猪屎豆
- 岩人参
- 蘑菇
- 结血蒿
- 熊脑
- 野木鱼
- 鳖甲
- 续断
- 榄仁树皮
- 上石田螺
- 苜蓿根
- 夹竹桃
- 荸荠
- 庐山瓦韦
- 爬树龙
- 地沙
- 红绿草
- 梨树根
- 九节茶
- 蜜柑草
- 粟米
- 细叶黄杨
- 石韦根
- 信石
- 宜昌楼梯草
- 野棉花
- 赤车
- 皂荚叶
- 胡桃树皮
- 藤五加
- 鯮鱼
- 大半边旗
- 华南鳞盖蕨
- 乌药子
- 尾叶越橘
- 伽果
- 老鼠瓜
- 玉溪天仙藤
- 水案板
- 地精草
- 柠条籽
- 小婆婆纳
- 白苏子
- 鼬鼠肉
- 柳穿鱼
- 牛骨
- 肝风草
- 梅核仁
- 莲须
- 夜关门
- 鹤肉
- 山螃蟹
- 石荠苎
- 橘红
- 草柏枝
- 大黑头草
- 楸木皮
- 水苦荬
- 五桠果
- 鹿葱
- 白榄根
- 虫白蜡
- 白猪母菜
- 山梅花根皮
- 岩兰花根
- 天名精
- 赪桐
- 煨姜
- 钩石斛
- 海木
- 香草兰
- 鸡腿堇菜
- 凉山虫草
- 白地牛
- 金缕梅
- 两色瓦韦
- 菊叶三七
- 铁力木
- 斑茅
- 芦子藤
- 黄花补血草
- 多枝婆婆纳
- 台湾肺形草
- 花拐藤根
- 野鹅脚板
- 连翘茎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