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扁豆根
《中华本草》:小扁豆根
拼音注音
Xiǎo Biǎn Dòu Gēn
别名
吴乌模、猪大肠。
出处
本品始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石草类,云:“小扁豆生云南山石上。长三四寸,红茎对叶,开小紫花,作穗。结实如扁豆,极小。”根据形态描述和附图,其原植物与远志科小扁豆相符合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远志科植物小扁豆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lygala tatarinowii Regel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切段晒干。
原形态
小扁豆 一年生直立草本,高5-14cm。茎多分枝,具棱线,无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0.5-1cm,稍具翅;叶纸质,卵形至椭圆形或阔椭圆形,长0.8-2.5cm,宽0.6-1.5cm,先端急尖,基部楔形下延,全缘,两面均绿色,疏被短柔毛;羽状脉。花两性,总状花序顶生,花密集,花后延长达6cm;花长1.5-2.5mm,红色或紫红色,具披针形苞片2枚,早落;萼片6,花后脱落,绿色,外面3枚小,长lmm,卵形至椭圆形,里面2枚大,花瓣状,长2mm,长倒卵形;花瓣3,侧生花瓣较龙骨瓣稍长,2/3以下与花丝鞘贴生,龙骨瓣先端无鸡冠状附属物,圆形,具乳突;雄蕊8,花丝3/4以下合生成鞘,花药卵形,基底着生;子房扁圆形,直径约0.5mm,花柱弯曲,长约2mm,向上部呈喇叭状,具不育的倾斜裂片,柱头与不育裂片对生。蒴果扁圆形,直径约2mm,具翅,疏被短柔毛,先端具短锐尖。种子近长圆形,直径约1mm,黑色,被白色短柔毛,具盔形小种阜。花期8-9月,果期9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-3900m的山坡草地、石炭岩及路旁草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陕西、山东、江西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广西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辛;温
功能主治
祛风;活血止痛。主跌打损伤;风湿骨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研末调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痄腮树
- 野三七
- 天蓬子根
- 六月雪
- 土草果
- 青粱米
- 莲花
- 带刺马鞭
- 霸王根
- 屈头鸡
- 石楠
- 蜜桶花
- 阴阳枫
- 锯鲨卵
- 香阿魏
- 零陵香
- 算盘七
- 南沙参
- 牛肋筋
- 山蛩虫
- 蟑螂
- 羊胰
- 血竭
- 藿香露
- 杉寄生
- 止泻木
- 大冷水麻
- 鼠尾草
- 冷毒草
- 大散血
- 莲生桂子草根
- 漆姑草
- 连香树
- 千灵丹
- 木兰花
- 五谷虫
- 金钟花
- 麦瓶草种子
- 甜瓜皮
- 前胡
- 黄杞叶
- 树花
- 黑汉条
- 细沙虫草
- 五转七
- 天葵子
- 芸苔
- 蘘荷
- 赤链蛇
- 雪山一支蒿
- 光果南蛇藤
- 含羞草
- 顶羽菊
- 金箔
- 落花生枝叶
- 掌叶半夏
- 家麻树
- 馒头蟹
- 野拔子
- 藏三七
- 暗鳞鳞毛蕨
- 二郎剑
- 木芙蓉叶
- 蛇地钱
- 大荃麻
- 五桠果
- 大飞天蜈蚣
- 枳椇根
- 乌鸡骟
- 金丝藤仲
- 扁豆根
- 松蒿
- 白叶火草
- 八仙花
- 岩七
- 红粉
- 岩胡椒
- 牛巴嘴
- 小龙胆草
- 马甲子叶
- 红根
- 金精石
- 刺栗子
- 臭黄荆子
- 草果药
- 芒花
- 细轴荛花
- 山慈菇
- 桑椹酒
- 红荆芥
- 蓖麻根
- 粳米
- 菰根
- 麻叶荨麻
- 苹
- 荷蒂
- 狼尾巴花
- 大鳞毛蕨
- 柚花
- 黄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