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果野葡萄藤
《中华本草》:小果野葡萄藤
拼音注音
Xiǎo Guǒ Yě Pú Tɑo Ténɡ
别名
补刀藤、穿过山、山葫芦、假葡萄、葡萄血藤、野葡萄、大血藤、果麻栓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葡萄科植物小果野葡萄的根皮或茎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itis balanseana Planch.采收和储藏:冬季挖取根部,洗净,剥取根皮,鲜用或晒干。全年或夏、秋季采茎叶,洗净,切碎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小果野葡萄 木质藤本。有间断性卷须;枝圆柱状,幼枝和叶柄有白色蛛丝状绵毛,老时逐渐脱落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2.5-6cm;叶片卵状心形,长3.5-9cm,宽3-9cm,先端渐尖,基部宽心形,边缘有疏而短的尖锯齿,两面无毛;5条基出脉在下面隆起,网脉明显。花杂性,圆锥花序与叶对生,长5.5-13cm,花序轴细,有时有白色蛛丝毛;花小;花萼盘状,无毛;花瓣5,长1.5-2mm,先端合生成帽状;雄蕊5,与花瓣对生;子房上位。浆果近球形,直径4-8mm,熟时深蓝色。种子2-4颗,背面有横纹。花期2-8月,果期4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灌木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涩;平
功能主治
舒筋活血;清热解毒。主风湿瘫痪;劳伤;赤痢;疮疡肿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,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浙江七叶树
- 刺南蛇藤
- 剪夏萝
- 漏斗菜
- 落花生
- 光石韦
- 附子
- 木半夏果实
- 四大天王
- 面根藤
- 毛轴牙蕨
- 阴地蕨
- 落葵子
- 黄瓜藤
- 漆子
- 黄藨根
- 华南胡椒
- 辣薄荷
- 赛繁缕
- 桃根
- 婆婆纳
- 沙地柏
- 毛翠雀花
- 龙棕
- 灵芝草
- 石老虎
- 蜜蜂房
- 杠香藤
- 苏铁叶
- 肥荚红豆
- 吊吊果
- 栉叶蒿
- 黄花夹竹桃叶
- 柠檬叶
- 咳喘木
- 脾寒草
- 牛胆参
- 鳗鲡鱼
- 银线草
- 大独叶草
- 枣槟榔
- 胡颓子
- 煨姜
- 猬胆
- 骆驼毛
- 散血藤
- 斩龙草
- 眼子菜根
- 南瓜叶
- 紫背金盘草
- 兴安白头翁
- 莙荙子
- 有柄石韦
- 南瓜七
- 大花卫矛
- 野香橼花
- 龙胆
- 田螺壳
- 红毛叶马蹄香
- 银边吊兰
- 草果
- 光板猫叶草
- 田螺
- 滇绣球
- 毛蜂斗草
- 粗毛蹄盖蕨
- 四方藤
- 草泽泻
- 益智
- 大泡通叶
- 无毛南蛇藤
- 地榆
- 粗皮松萝
- 海松子
- 臭节草根
- 郎伞木
- 苘麻子
- 樟树皮
- 地红子根
- 三角泡
- 一皮草
- 猫儿屎果
- 一匹草
- 花南星
- 黄龙须
- 荩草
- 娃娃鱼
- 小红藤
- 屎咕咕
- 香石藤果
- 黄颡鱼涎
- 土半夏
- 樗鸡
- 叶下花
- 栝楼皮
- 金钱白花蛇
- 江珧柱
- 刘寄奴
- 冰球子
- 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