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扁豆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小扁豆
拼音注音
Xiǎo Biǎn Dòu
来源
豆科小扁豆Pritropis cytisoides (Roxb.)Wight et Arn.,以根入药。
生境分布
云南思茅。
性味
甘、微涩,微温。
功能主治
滋补,利咽止痛。主治急性胃肠炎,病后体弱,咽喉炎,肾虚,腰痛,扁桃体炎。
用法用量
0.5~1两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小扁豆
拼音注音
Xiǎo Biǎn Dòu
出处
《云南思茅中草药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思茅猪屎豆的根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直立小灌木,高约1米。茎、枝细,密被紧贴短毛,节间甚短。3出复叶,小叶卵圆状披针形,长3~5厘米,宽2~3厘米,两端渐尖,两侧小叶较小;叶柄长1.5~2.5厘米。花黄色,顶生或侧生总状花序,长5~10厘米;花梗贴生绒毛。荚果长2~5厘米,宽1厘米,果柄长1~2厘米,光滑无毛,有种子1~5粒或更多。
生境分布
生于路旁、田边、水沟边。分布于云南。
性味
性微温,味甘微涩。
功能主治
消炎解毒,利喉止痛。治急性胃肠炎、咽喉炎、扁桃体炎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O.5~1两。
复方
治扁桃体炎:小扁豆、大将军。水煎服,酒引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麻叶佩兰
- 龟甲胶
- 太平莓
- 乌榄核
- 小白蒿
- 将军树
- 牡狗阴茎
- 野京豆
- 蜂斗菜
- 莲座蓟
- 熏衣草
- 角盘兰
- 火炭母
- 鸡血七
- 雪上一枝蒿
- 竹林消
- 胡荽
- 黄秋葵叶
- 胆星
- 仙掌子
- 水甘草
- 龙珠
- 葛上亭长
- 宿苞豆
- 沙糖根
- 枸骨子
- 金剪刀草
- 地菍果
- 蛇疙瘩
- 鹤顶兰
- 廊茵
- 鲮鱼
- 碎米柴
- 大瓦韦膜叶星蕨
- 蕉芋
- 五桠果
- 红天葵
- 虎图辣
- 红泽兰
- 锅铲叶
- 鸽
- 毛叶石楠
- 蔊菜
- 骆驼黄
- 珊瑚草花
- 天门冬
- 山马豆根
- 娑罗子
- 树葱
- 藿香
- 三爪金龙
- 打火草
- 大金发藓
- 算盘子根
- 八仙草
- 酸叶胶藤
- 铃铃草
- 黄羊角
- 豆豉姜
- 兴安升麻
- 黄唇鱼鳃
- 狼把草根
- 神香草
- 双叶金枪
- 盲肠草
- 大羊角瓢
- 黄花虱麻头
- 锦地罗
- 粉防己
- 匍匐滨藜
- 水田碎米荠
- 荞麦
- 铃茵陈
- 狗肝菜
- 番石榴干
- 露蜂房
- 丁香露
- 东风橘根
- 红陈艾
- 粟米泔汁
- 大花剪秋罗
- 红头草
- 零陵香
- 厚皮香花
- 山狸子肉
- 黄泥菜
- 马蹄荷根
- 石青菜
- 骆驼脂
- 大麦奴
- 乔木五加
- 五角叶葡萄
- 浮尸草
- 黄茶根
- 痰药
- 蠘
- 竹精
- 云芝
- 小百部
- 芦荟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