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桂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川桂
别名
官桂皮[四川]、桂皮
来源
樟科樟属植物银叶樟(川桂皮)Cinnamomum argenteum Gamble 和三条筋树Cinnamomum tamala Nees et Eberm.,以树皮入药。夏至前后采收。
性味
辛、甘,温。
炮制
剥皮,切成30~60厘米的长块,若为老树皮,要刮去外层粗皮,再用蒸笼蒸熟,取出,以桂叶或其他树叶裹于其内,以免皮片过于卷曲,再以稻草或其它干草盖上,发汗数日,发汗后,桂皮呈紫红色时取出铺地晒干即成。
功能主治
温经散寒,行气活血,止痛。用于感受风寒,胃腹冷痛,痛经,风湿关节疼痛;外用治跌打损伤,骨折。
用法用量
2~3钱,外用适量研粉调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白桂
- 狼尾巴蒿
- 粟糖
- 玉屑
- 花点草
- 对节叶根
- 大九节铃
- 雨久花
- 披针骨牌蕨
- 胡桃壳
- 地血香
- 樟木钻
- 银边吊兰
- 使君子
- 拐芹
- 毛轴碎米蕨
- 香圆子
- 金缕梅
- 鹰骨
- 红花山牵牛
- 九节莲
- 马柳根
- 楤叶悬钩子
- 山蒿
- 小伸筋草
- 小万年草
- 小二仙草
- 小柳拐
- 小梾木
- 小九头狮子草
- 小倒钩藤
- 小朝天罐
- 小果倒地铃
- 小果栀子
- 小千金
- 小大黄
- 小悬钩子
- 小接筋草
- 小果野葡萄
- 毛葡萄叶
- 牛白藤根
- 垂花香薷
- 小六月寒
- 小年药
- 小扁豆根
- 山郎木根
- 小天冬
- 小构树汁
- 小果蕗蕨
- 小果野葡萄藤
- 小漆树
- 小冬青
- 小扁豆
- 龙眼梳
- 小构树叶
- 小五彩苏
- 毛叶巴豆
- 小喇叭
- 小垂头菊
- 小广藤
- 小朴松实
- 醋糟
- 小报春花
- 小果金花茶叶
- 小毛鸡
- 小乌泡
- 小儿腹痛草
- 小叶云实
- 小团叶根
- 刺叶楤木
- 小九节铃
- 无患子中仁
- 刺楸
- 草木樨
- 小无心菜
- 小果排草
- 小旋花
- 小果皂角
- 小泡通树
- 小功劳
- 小山豆根
- 癞树叶
- 小杉藻
- 慈竹花
- 小山稔
- 南天仙子
- 小柿子
- 小柿子叶
- 刺黄柏叶
- 白药
- 金鸡豇豆
- 小叶买麻藤
- 小洋紫苏
- 小叶地不容
- 小叶桑根
- 小地扭
- 称星蛇
- 小婆婆纳
- 小叶三点金
- 香樟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