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榆蘑
《中华本草》:大榆蘑
拼音注音
Dà Yú Mó
别名
榆侧耳、榆耳、榆蘑
出处
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白蘑科真榆干侧耳、白黄侧耳、灰白侧耳的子实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leurotus ulmarius (Bull.ex Fr. ) Quel [Lyophyllum ulmarium (Bull.ex Fr.)Kuhn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子实体,除去杂质。晒干。
原形态
1.榆干侧耳 菌盖肉质,宽11-15cm。半球形,渐平展,盖面平滑,初期白色,后中央为佛手黄色或褐色,往往有网状龟裂;盖缘波状。菌肉厚,白色。菌褶弯生,宽,疏,白色至淡土黄色。菌柄偏生,长4-10cm,粗1-2cm,同粗或基部膨大,白色稍带淡黄色,密生软毛,中实,常弯曲。孢子印白色。孢子球形或近球形,无色,光滑,直径5-6μm。2.白黄侧耳 菌盖直径5-12cm。凸出型,幻小时边缘内卷,老熟时或多或少凹;表面平滑,向缘久增厚且渐狭成一短菌柄;菌盖常十分不整齐且边缘呈波状,以老熟时最为明显;十分坚固,颜色变化较大,白色、微黄色、灰色至淡褐色。菌肉白色。菌褶白色,宽,延生。菌柄偏生或侧生,长短不一。孢子印玫瑰紫色;孢子长椭圆形,无色,光滑,(7-14)μm×(4-5)μm。3.灰白铡耳 菌盖宽3-7.5cm。圆形,后渐展开;盖面光滑,白色,中部微凹,淡黄色,干后黄褐色。菌肉厚,白色,味柔和。菌褶延生,密至稍稀,幅稍宽,白色。菌柄偏生至近侧生,长4-11cm,粗0.8-1.8cm,圆柱形,中实,白色,孢子印白色;孢子圆柱形,光滑,无色,(7-8.5)μm×4μm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榆干侧耳 生于榆树及其他阔叶树树于上。2.白黄侧耳 生于阔叶树腐木上。3.灰白侧耳 丛生于阔叶树腐木上。资源分布:1.榆干侧耳 分布于黑龙江、吉林、清海等地。2.白黄铡耳 分布于黑龙江、吉林、河北、山西、江苏、浙江、四川等地。3.灰白侧耳 分布于吉林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(1) 榆干侧耳 菌盖半角或平展,直径7-15cm,中部橙黄色,边缘波状,浅黄色,表面光滑,有时龟裂;肉质。菌肉厚,白色。菌褶宽,较稀,白色或类白色。菌柄偏生,常弯曲,长4-9cm,直径约2cm,白色或淡黄色,表面密生绒生,中实。气微,味淡。[br](2)白黄侧耳 菌盖扁半球形、扇形或漏斗形,直径4-12cm,白色、淡黄色或淡褐色,边缘波状,常开裂。菌肉薄,类白色。菌褶宽,类白色,有脉络相连,在菌柄上形成隆纹。菌柄偏生或侧生,长2-10cm,直径0.5-1.5cm,类白色。光滑或基部有绒毛。气微,味淡。[br](3)灰白侧耳 菌盖圆形,中间微凹陷,直径3-7.5cm,黄白色或黄褐色,表面光滑。菌肉厚,白色。菌褶稍宽或稍稀,白色。菌柄偏生或近侧生,长4-11cm,直径0.8-1.8cm,白色,中实。气微,味淡。
化学成分
白黄侧耳含半乳甘露聚糖(galactomannan),糖原(glycogen)及具1→3支链的葡聚糖等。灰白侧耳含血凝素(hemagglutinin)。
药理作用
1.抗菌 榆耳子实体浸提液能抑制痢疾杆菌,绿脓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蓖、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等病原菌的生长。2.抗癌 灰白侧耳的热水提取物对肉瘤S180抑瘤率为72.3%.3.营养价值 对五种侧耳子实体时行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测定,结果表明:品种不同,营养价值差别较大。以菌盖比较,生物效价及营养指数,均以灰白侧耳最高。以菌柄比较,则以糙皮侧耳最高。
性味
甘;性平
归经
脾;大肠经
功能主治
滋补强壮;止痢。主虚弱萎症;痢疾,肺气肿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;或光泡酒;或研末。
各家论述
1.《通雅》:榆肉,又云边上有榆肉为最,榆之瘿也,榆肉,榆菌也,产卢中。2.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草:味甘,性平。有滋补,强壮,止痢等功能。用于虚弱,萎症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蜘蛛果茎叶
- 苏木蓝
- 刺针草
- 黍茎
- 盐匏藤果
- 五气朝阳草
- 球核荚蒾
- 鸡爪簕
- 牛心果
- 鹅首马先蒿
- 苏木
- 园金柑
- 瑞香
- 野棉花
- 虎耳草
- 蜂药
- 浮小麦
- 滑背草鞋根
- 石芥菜
- 扁竹兰
- 山尖菜
- 牛角瓜
- 猕猴骨
- 乌尼参
- 贯众
- 广西过路黄
- 山莴笋
- 鸭血
- 齿叶草
- 单花金丝桃
- 杜父鱼
- 梵天花
- 滑叶跌打
- 孔雀草
- 三色堇
- 鹿藿
- 血水草根
- 师实
- 地五泡藤
- 树萝卜
- 一枝香
- 矮脚苦蒿
- 狸肉
- 白藤
- 石瓜子莲
- 苣荬菜
- 金匙叶草
- 羊蹄甲
- 木瓜枝
- 西瓜
- 车前草
- 密纹薄芝
- 绿茎槲寄生
- 胡桃树皮
- 红参
- 江南玄胡
- 橘叶
- 鸡桑根
- 鹤虱风
- 土红苓
- 大树甘草
- 大毛桐子根
- 鲤鱼胆
- 狗缨子
- 大五爪金龙
- 香水塔花
- 十萼茄
- 绿豆芽
- 柱果木榄叶
- 黄缅桂果
- 野木瓜
- 尖苞柊叶根
- 蝌蚪
- 马骝卵
- 穿地龙
- 红葵
- 桑枝
- 骆驼黄
- 红线麻
- 苦木
- 玫瑰花
- 牛角七
- 鞘菝葜
- 接骨树皮
- 黑心解
- 牛肉
- 黄秋葵叶
- 绢毛菊
- 金石溜
- 冬青子
- 滨海前胡
- 簇生卷耳
- 扶芳藤
- 佛葵
- 山药
- 粟米草
- 山扁豆
- 吊灯花叶
- 杏叶防风
- 白果槲寄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