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瓜
《*辞典》:地瓜
拼音注音
Dì Guā
别名
土瓜、凉瓜、凉薯、葛瓜、葛薯、土萝卜(《中国药植志》),草瓜茹(《陆川本草》),沙葛、地萝卜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。
出处
《中国药植志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豆薯的块根。秋季采挖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质藤本。块根肉质,肥大,圆锥形或纺锤形,直径达10厘米,外皮淡黄色,富于纤维性,易剥去,肉白色,味甜多汁。茎缠绕状,长达3~7米。复叶,互生;小叶3枚,顶端小叶菱形,长3.5~16厘米,宽5.5~18厘米,两侧小叶,卵形或菱形,长3.5~14厘米,宽3~13.5厘米,边缘有齿,或掌状分裂,少有全缘。花浅蓝色、堇紫色或白色,长15~20毫米,成簇集生成总状花序,簇的基部有关节;翼瓣和旗瓣等长,旗瓣基部有耳,龙骨瓣钝而内弯,与翼瓣等长或过之;花柱与柱头内弯。荚果长7.5~13厘米,宽12~15毫米,有细的粗糙状伏毛;种子近方形,宽、长约7毫米。花期7~9月。果期10~11月。
生境分布
台湾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四川、贵州、湖南、湖北等地均有栽培。
化学成分
块根每100克含蛋白质0.56克。脂肪0.18克,碳水化物8.2克。叶含豆薯甙。
性味
《陆川本草》:"甘,凉。"
功能主治
生津止渴。
①《陆川本草》:"生津止渴,治热病口渴。"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"止口渴,解酒毒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生啖或煮食。
复方
治慢性酒精中毒:地瓜拌白糖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梅花草
- 山柑算盘子
- 北豆根
- 人乳汁
- 藜茎
- 山慈姑叶
- 瑞香叶
- 青蒿子
- 密枝问荆
- 高粱
- 紫珠
- 乔木刺桐
- 防风叶
- 毛瓣绿绒蒿
- 树三角枫
- 鸭脚黄边
- 胡桐泪
- 鸡骨菜
- (鱼彭)鱼脑
- 黑壳楠
- 费菜
- 球穗花千斤拔
- 黑山蔗
- 香桂皮
- 须叶藤
- 无患树皮
- 土蜂
- 香胶木叶
- 卷丹
- 野酒花
- 千只眼
- 醉鱼草花
- 田菁
- 丝瓜蒂
- 甜草
- 鲜黄连
- 老虎耳根
- 漆树根
- 土大香
- 山地豆
- 菊花脑
- 衡州乌药
- 杄木
- 木半夏叶
- 鸡腿蘑
- 刺藦苓草
- 鼬瓣花
- 香港四照花
- 甘草梢
- 香茶菜
- 天山花楸
- 棕榈根
- 荷梗
- 臭常山
- 羊骨
- 小三叶耳蕨
- 兰花根
- 太阳针
- 梓树
- 苦蘵根
- 香水月季
- 花叶矮陀陀
- 绒毛鸭脚木
- 石楠
- 毛五加皮
- 大头茶果
- 狍茸
- 驳骨草
- 石胆草
- 橄榄根
- 干檀香
- 鸡大腿
- 莳萝苗
- 地膜香
- 旱菜
- 鳙鱼头
- 麻叶荨麻
- 鲛鱼皮
- 阿尔太多榔菊
- 红马蹄草
- 眼睛草
- 棉花子
- 三角叶风毛菊
- 迎春花
- 大青叶
- 兔儿伞
- 鲟鱼
- 瓶耳小草
- 葛藟
- 獭皮毛
- 雪猪油
- 胡萝卜
- 蓝花葱
- 花椒叶
- 南瓜瓤
- 黄精叶钩吻
- 圆萼刺参
- 草果药
- 金鱼草
- 车桑仔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