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红木根
《中华本草》:水红木根
拼音注音
Shuǐ Hónɡ Mù Gē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忍冬科物水红木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iburnum cylindricum Buch.-Ham. Ex D. Don.采收和储藏:全年可采挖,洗净,鲜用或切段晒干。
原形态
水红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达8m。幼枝被微毛,老枝红褐色,变无毛,疏生皮孔。叶对生;叶柄长1-3.5cm;叶革质,叶片椭圆形至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,长6-16cm,宽3-5cm,粗壮枝上的叶较薄较大,长达17-24cm,宽10cm,先端渐尖至急渐尖,基部狭窄至薄较大,长达17-24cm,宽10cm,先端渐尖至急渐尖,基部狭窄至宽楔形,全缘或在中、上部常具少数不整齐疏齿,上面暗绿色,下面灰绿色,疏被红色或黄色微小腺点,近基部两侧有1至数个腺体,侧脉3-5对,弧形;革质。聚伞花序花形式,直径4-10cm,被微毛至仅有微小腺点;总梗长1-6cm,第1级辐射枝通常7条;花通常着生于第3级辐射枝上;萼筒长约1.5mm,具细小腺点,萼齿极小;花冠白色或有红晕,钟状,长4-6mm,裂片5,圆卵形,长约1mm,先红后紫黑;核卵圆形,扁,有1条浅腹沟和2条浅背沟。花期6-7月,果期8-10月。
性味
味苦;性凉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活血通络;解毒。主风湿痹痛;胃痛;肝炎;小儿肺炎;支所管炎;尿路感染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;或泡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托盘
- 石岩鸡
- 水红木叶
- 天麻子
- 水棉花
- 头顶一支花
- 石瓜子
- 天山花楸
- 水芹菜
- 水白蜡
- 水草乌
- 水绵
- 石上瓜子菜
- 水茄冬果
- 石夹生
- 石膏
- 水翁根
- 天名精
- 水罗伞
- 红豆七
- 石桢楠根
- 石栗叶
- 水胡满
- 马蹄草
- 石菖蒲花
- 石碱
- 石斛
- 水百合
- 水松球果
- 水禾麻
- 水田七
- 水晶鱼
- 水案板
- 水毛花
- 鸡肚肠草
- 竹砂仁
- 天花粉
- 土附
- 铁蕨鸡
- 三爪金龙
- 石上铁角蕨
- 紫泡
- 水獭肝
- 石头菜
- 水苦荬根
- 水甘草
- 罗望子
- 天麻
- 石防风
- 土砂仁
- 太白针
- 水牛角浓缩粉
- 石荠宁
- 太白米
- 土箭芪
- 石地钱
- 石耳
- 天蓬草
- 天浆壳
- 旋复花
- 省沽油根
- 石蝴蝶
- 蜂斗菜
- 天葵子
- 水松
- 石榴根皮
- 水珍珠菜
- 天竺黄
- 杜鹃花果实
- 山腊梅
- 石决明
- 水白蜡树皮
- 包袱七
- 太白参
- 水獭
- 头顶一颗珠
- 石花菜
- 天牛
- 水冬瓜花
- 石床
- 石榕
- 黄龙须
- 天蓬子根
- 水玉簪
- 水稻清
- 大夜关门
- 水枇杷叶
- 天葵
- 蓖麻蚕
- 水苦荬果实
- 猪脑
- 托里贝母
- 土麦冬
- 太白韭
- 石珠
- 三叉凤尾蕨
- 香木菌桂
- 附子
- 高原点地梅
- 菠菜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