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花猕猴桃
《中华本草》:多花猕猴桃
拼音注音
Duō Huā Mí Hóu Táo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猕猴桃科植物阔叶猕猴桃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ctinidia laizfolia(Gardn.etChamp.)Merr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摘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阔叶猕猴桃 藤本,长达8m。小枝淡红褐色,幼时具锈色绒毛,有淡白色矩圆形至披针形的皮孔;髓隔片状,淡白色,老时则为中空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2-8cm,幼时密被淡褐色短绒毛;叶片坚纸质,阔卵形、倒卵形、近圆形至长圆状卵形,长5.5-14cm,宽4-10cm,先端急尖至渐尖,基部圆形至浅心形,有时为楔形或截形,边缘疏生骨质细锯齿,上面无毛,或幼时仅沿中脉被绒毛,下面散生或密集白色或黄白色星状柔毛,侧脉6-7对。聚伞花序腋生,3-4次分枝,长达11cm,密被锈色绒毛;萼片5,卵形,外面密被锈色绒毛;花瓣5,淡黄褐色,长圆状倒卵形,微具柔毛;雄蕊多数,花药基部不叉开;子房近球形,密生长柔毛,花柱纤细。浆果球形或卵状长圆形,长1.5-2cm,成熟时无毛或仅基部被柔毛,具斑点。花期5-6月,果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-1100m的山地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甘;酸;平
功能主治
益气养阴。主久病虚弱;肺痨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须叶藤
- 豆叶参
- 鱼肝油
- 碱蓬
- 海蟹壳
- 青藤
- 赤车使者根
- 自扣草
- 雀麦米
- 狗牙贝
- 蒜梗
- 赛繁缕
- 翻白叶
- 鸡眼草
- 三七草
- 黄瓜
- 鸡油菌
- 槲实仁
- 疳积草
- 鹅喉管
- 对叶林
- 细叶谷木
- 虾子草
- 白独活
- 桉树果
- 白暨豚
- 牡荆子
- 皮哨子
- 鸳鸯
- 茅瓜叶
- 对叶草
- 鲨鱼胎
- 竹节七
- 豆蔻壳
- 菱茎
- 黑大豆
- 牌楼七
- 韭菜子
- 冻绿叶
- 洋葱
- 粘鱼须
- 矮陀陀
- 熊脂
- 大黑药
- 莨菪
- 黑及草
- 滇南寄生
- 树腰子
- 鸡脚刺
- 楤木叶
- 黑豆衣
- 止咳菊
- 淮通
- 粗叶木叶
- 白细辛
- 枸橘叶
- 黑骨头
- 路路通
- 白屈菜
- 独活
- 桑叶露
- 樟脑
- 麒麟菜
- 稻槎菜
- 丁香油
- 硬叶女娄菜
- 柠檬根
- 九子不离母
- 浙雁皮
- 莿(木冬)
- 止泻木
- 熊筋
- 枳椇根
- 白子菜
- 鸭舌头
- 柞木根
- 苏木蓝
- 獭肝
- 贯众
- 矮脚苦蒿
- 毒蛆草
- 刺沙蓬
- 蝇子草
- 白叶藤
- 半枫荷
- 金花树
- 虫实
- 油柑根
- 青葙
- 大马蹄蕨
- 细叶桉果
- 大虎耳草
- 草石蚕
- 虎杖叶
- 锥螺壳
- 冬葵叶
- 钭叶榕
- 片姜黄
- 春不见
- 石吊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