苍条鱼鳖
《*辞典》:苍条鱼鳖
拼音注音
Cānɡ Tiáo Yú Biē
别名
蚂蝗连天蕨、拟石苇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石豇豆(《陕西植药调查》),卧龙草、马牙齿、瓜子草、打不死、三百棒(《湖南药物志》),马黄七、回阳生、连天草、小肺金、小线蕨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鸭舌韦、鸭舌鱼鳖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。
出处
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
来源
为水龙骨科植物石蕨的全株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根须状,黑色;根状茎细弱,长而横走,有网状中柱,密被鳞片;鳞片卵圆披针形,生长在先端的淡棕色,在老茎上的褐棕色,盾状着生。叶远生,革质,狭线形,长3~9厘米,宽1.5~3.5毫米,边缘强反卷,叶上初被星状毛,久则脱落,中肋上面呈沟状,下面凸出,密被黄色星状毛,叶脉网状,隐没不现;无柄或有短柄,有关节。孢子囊群线形,位于中肋及边缘间各一行,常为反卷的叶缘所覆盖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林阴湿的石上,溪边,或枯树上。分布四川、贵州、湖南、广西、广东、福建、台湾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陕西、甘肃等地。
功能主治
活血,调经。治疝气肿痛,跌打损伤,妇女月经不调。
①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:"叶:治疝气肿痛,利小便。"
②《陕西植药调查》:"镇痛,调经。"
③《湖南药物志》:"活血通经。治创伤溃烂,感冒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捣汁滴鼻。
复方
①治跌打损伤,筋骨痛:石蕨鲜叶,捣烂。取其自然汁,滴入鼻内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②治小儿急惊风:鸭舌韦一两,一枝黄花根五至六钱,半边莲、寒扭(蔷薇科高粱泡)根各四至五钱。水煎服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镰萼虾脊兰
- 粗毛蹄盖蕨
- 无患子中仁
- 赤瓟根
- 臭黄荆子
- 蝮蛇骨
- 看麦娘
- 八月瓜
- 牛耳大黄
- 牛筋果
- 铁箭岩陀
- 苦芥
- 长梗玄参
- 挖耳子草
- 芙蓉菊根
- 苦甘草
- 脓见愁
- 香胶木
- 汝兰
- 香苏草
- 豹皮菇
- 苦楝花
- 牛蒡茎叶
- 猪骨
- 翡翠
- 龙珠根
- 猪毛七
- 饭团藤
- 荜茇
- 小叶莲
- 长圆叶艾纳香
- 苦竹根
- 樝子
- 姊妹树
- 豆豉草
- 鸐雉
- 蚌
- 雪莲花
- 鳖头
- 鳢鱼血
- 朱蕉花
- 飞来蓝
- 蜂蜡
- 釜脐墨
- 醋柳果
- 猪屎豆
- 猪肝
- 无距耧斗菜
- 鹿草
- 微籽
- 杂蘑
- 长筒马先蒿
- 杂交景天
- 貒膏
- 香港四照花
- 茯神
- 止血丹
- 牛心补
- 茯神木
- 乳花
- 通脱木花上粉
- 指甲花叶
- 棕榈根
- 猪胆
- 煨姜
- 碗蕨
- 铜皮
- 香鼬
- 貒骨
- 箬叶
- 蜂房
- 揉白叶
- 樟
- 裕民贝母
- 白花藤
- 白芷
- 灯台菜
- 滇南冠唇花
- 野猪蹄
- 野杜仲
- 独叶一枝枪
- 淡秋石
- 淡豆豉
- 白芥子
- 野猪肉
- 野兔骨
- 白楠木
- 滇白芷
- 白沙蒿
- 白竻薳
- 滴血根
- 棣棠花
- 野大豆
- 杜鹃花
- 平贝母
- 白沙糖
- 白果树皮
- 滇山茶
- 白绿叶
- 白背三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