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花胡枝子
《*辞典》:春花胡枝子
拼音注音
Chūn Huā Hú Zhī Zǐ
出处
《全展选编·外科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春花胡枝子的全草。
原形态
直立灌木。枝条疏被长绒毛。3出复叶,互生;小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先端钝或微凹或微缺,有短尖,基部圆形,上面被短绢毛或几无毛,下面密被长伏绢毛;2次细脉在叶下隆起;顶端小叶长2.5~3.5厘米,宽1~1.5厘米,侧小叶较小;叶柄长达1厘米,被绒毛。总状花序腋生;总花梗被绒毛,疏花,较叶为短;小苞片线形,较萼筒稍长;萼深4裂,长6毫米,裂片线状披针形;花冠紫或红色。花期4~5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地、溪谷边灌丛中。分布福建、浙江等地。
功能主治
治急性阑尾炎。
用法用量
春花胡枝子(鲜)二两,用冷开水洗净捣碎,入第二次淘米水(米用冷开水洗)250毫升和匀,绞汁服,每日2~3次。如有恶心呕吐加食盐二钱,大小便不通加鲜乌桕叶五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春花胡枝子
拼音注音
Chūn Huā Hú Zhī Zǐ
英文名
all-grass of Dunn Lespedeza
出处
出自《全展选编·外科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春花胡枝子的枝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espedeza dunnii Schindl.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鲜用。
原形态
春花胡枝子 直立灌木。枝条具疏长柔毛。叶互生,三出复叶;顶生小叶较侧生小叶大,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2.5-3.5cm,宽1-1.5cm,先端钝或微凹,有短尖,基部圆形,上面被短绢毛或几无毛,下面密被绢毛,叶脉羽状。总大辩论花序腋生,较叶为短;小苞片线形,较萼筒稍长;萼深4裂,长6mm,裂片线状披针形;蝶形花冠,紫红色或红色;雄蕊10,二体。花期4-5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、溪谷边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福建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枝条疏被长绒毛。三出复叶,互生,多皱缩,完整小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顶生小叶长2.5-3.5cm,宽1-1.5cm,侧生小叶较小;叶端钝或微凹,有短尖,叶基圆形,上面被短绢毛或几无毛,下面密被长伏绢毛;叶柄长达1cm,被绒毛。总状花序腋生,总花梗被绒毛,小苞片线形,较萼筒稍长,花冠暗紫红色。气微,味淡。
性味
苦;寒
归经
大肠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急性阑尾炎
用法用量
内服:鲜品30-60g,绞汁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苍山橐吾
- 苍耳子
- 川莓
- 菜蓟
- 慈竹笋
- 粗叶木叶
- 翠羽草
- 臭藤子
- 虫蚁菜
- 秤砣梨
- 穿山龙
- 糙叶水苎麻
- 车桑子叶
- 草乌
- 蟾皮
- 禾虫
- 茨黄连
- 草蛛
- 蟾舌
- 楮茎
- 橙黄玉凤花
- 脆蛇
- 茶条槭
- 草本水杨梅
- 蝉蜕
- 草泽泻
- 蟾酥
- 赤小豆花
- 穿心草
- 船形乌头
- 茶树根
- 川素馨
- 慈菇
- 樗叶
- 茅苍术
- 槐花
- 豺皮樟
- 川滇大黄土
- 藏紫菀
- 臭菘种子
- 川桐皮
- 穿地龙
- 臭菘叶
- 草鞋青
- 苦蘵果实
- 石菖蒲花
- 箭杆七
- 金星草
- 鞭叶耳蕨
- 丝瓜叶
- 实葫芦
- 楮实
- 鸡脚草乌
- 茶叶
- 藏荆芥
- 垂花胡枝子
- 菜板
- 樗叶花椒
- 穿肠草
- 翠鸟
- 臭辣树
- 草地早熟禾
- 慈乌
- 春尖油
- 船盔乌头
- 石莲子
- 茶花
- 草藤乌
- 草豆蔻
- 莼
- 葱汁
- 春不见
- 柴胡
- 橙子皮
- 草灵脂
- 草菇
- 川西小黄菊
- 川麻黄
- 菜头肾
- 柴厚朴
- 蛏肉
- 秤杆升麻
- 穿耳菝葜
- 川白苞芹
- 菜豆树
- 豺皮
- 赤小豆
- 穿破石
- 糙叶树
- 臭山羊
- 川明参
- 草血竭
- 楮实子
- 残槁蔃
- 秤钩风
- 穿石藤
- 臭冷杉
- 莿(木冬)
- 朝鲜崖柏
- 蛏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