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花胡枝子
《*辞典》:春花胡枝子
拼音注音
Chūn Huā Hú Zhī Zǐ
出处
《全展选编·外科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春花胡枝子的全草。
原形态
直立灌木。枝条疏被长绒毛。3出复叶,互生;小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先端钝或微凹或微缺,有短尖,基部圆形,上面被短绢毛或几无毛,下面密被长伏绢毛;2次细脉在叶下隆起;顶端小叶长2.5~3.5厘米,宽1~1.5厘米,侧小叶较小;叶柄长达1厘米,被绒毛。总状花序腋生;总花梗被绒毛,疏花,较叶为短;小苞片线形,较萼筒稍长;萼深4裂,长6毫米,裂片线状披针形;花冠紫或红色。花期4~5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地、溪谷边灌丛中。分布福建、浙江等地。
功能主治
治急性阑尾炎。
用法用量
春花胡枝子(鲜)二两,用冷开水洗净捣碎,入第二次淘米水(米用冷开水洗)250毫升和匀,绞汁服,每日2~3次。如有恶心呕吐加食盐二钱,大小便不通加鲜乌桕叶五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春花胡枝子
拼音注音
Chūn Huā Hú Zhī Zǐ
英文名
all-grass of Dunn Lespedeza
出处
出自《全展选编·外科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春花胡枝子的枝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espedeza dunnii Schindl.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鲜用。
原形态
春花胡枝子 直立灌木。枝条具疏长柔毛。叶互生,三出复叶;顶生小叶较侧生小叶大,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2.5-3.5cm,宽1-1.5cm,先端钝或微凹,有短尖,基部圆形,上面被短绢毛或几无毛,下面密被绢毛,叶脉羽状。总大辩论花序腋生,较叶为短;小苞片线形,较萼筒稍长;萼深4裂,长6mm,裂片线状披针形;蝶形花冠,紫红色或红色;雄蕊10,二体。花期4-5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、溪谷边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福建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枝条疏被长绒毛。三出复叶,互生,多皱缩,完整小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顶生小叶长2.5-3.5cm,宽1-1.5cm,侧生小叶较小;叶端钝或微凹,有短尖,叶基圆形,上面被短绢毛或几无毛,下面密被长伏绢毛;叶柄长达1cm,被绒毛。总状花序腋生,总花梗被绒毛,小苞片线形,较萼筒稍长,花冠暗紫红色。气微,味淡。
性味
苦;寒
归经
大肠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急性阑尾炎
用法用量
内服:鲜品30-60g,绞汁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一叶萩
- 茨菇草
- 亚乎奴
- 原羚角
- 草泽泻
- 云牛膝
- 优若藜
- 原蚕蛾
- 叶上珠
- 楮茎
- 圆叶野扁豆
- 砗磲肉
- 岩椒草
- 岩蜈蚣
- 苍山橐吾
- 茶条槭
- 一颗针
- 叶上珠根
- 圆叶锦葵
- 橙子
- 穿心草
- 樗叶
- 岩莴苣
- 云南地黄连
- 云南重楼
- 云香草
- 叶下珠
- 圆叶碱毛茛
- 宜昌荚蒾
- 岩景天
- 苍耳花
- 楮叶
- 圆叶南蛇藤茎
- 圆果冷清草
- 岩节连
- 一味药根
- 草鞋青
- 葱花
- 叶上花
- 岩丸子
- 岩扫把
- 臭菘种子
- 元宝槭
- 叶上果根
- 咬人狗
- 亚黑管菌
- 葱汁
- 兖州卷柏
- 岩白菜素
- 草灵脂
- 川明参
- 余甘子
- 豺皮
- 岩枇杷
- 翅茎蜂斗草
- 草原老鹳草
- 草血竭
- 圆叶南蛇藤根
- 残槁蔃
- 楮头红
- 圆叶千金藤
- 岩梭
- 粗皮松萝
- 岩葱
- 圆叶白杨树
- 圆柏果
- 岩萝卜
- 糙叶树皮
- 岩松
- 常春油麻藤
- 一叶荻
- 夜来香
- 苎麻花
- 粗皮蛙
- 臭茉莉叶
- 岩参
- 圆节山蚂蝗
- 臭柏
- 崇澍蕨
- 春不见
- 夜香牛
- 岩凤尾蕨
- 云南希草
- 莼
- 茶子饼
- 簇生卷耳
- 云南蕊木
- 云南双盾木
- 云南柴桂
- 草灵芝
- 圆叶娃儿藤
- 翅柄蓼
- 一年蓬
- 葱白
- 云雾七
- 云防风
- 一扫光
- 草本三角枫
- 云南铁角蕨
- 岩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