臭菘种子
《中华本草》:臭菘种子
拼音注音
Chòu Sōnɡ Zhǒnɡ Zi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天南星科植物臭菘的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ymplocarpus foetidus(L·)Salisb.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臭菘,宿根草本。根茎粗壮,直径达7cm。叶基生;叶柄长10-20cm;叶片长20-40cm,宽15-35cm,先端渐狭或钝圆。花序柄外围鳞叶长10-40cm,花序柄长3-20cm,粗l-1.2cm;佛焰苞基部席卷,中部肿胀,半扩张成卵状球形,先端渐尖,下弯成喙状暗青紫色,外面饰以青紫色线纹,长10-16cm,直径4-5.5cm;肉穗花序短于佛焰苞,青紫色,直径2.5-3cm,有长0.5-1cm的梗;花有臭味,两性;花被片4,向上渐扩大,拱状;雄蕊4;子房沉陷于花序轴上,1室,胚珠几从室顶下垂。花期5-6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m以下的潮湿针叶林或混交林下,常于沼泽地区成大片生长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黑龙江、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。
性味
味辛;微苦;性平
功能主治
镇咳;祛痰;平喘。主气管炎咳喘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川桐皮
- 穿地龙
- 臭菘叶
- 川山橙根
- 朝天罐
- 茶叶
- 慈姑
- 楮实
- 垂花胡枝子
- 朝天子
- 穿肠草
- 翠鸟
- 苍蝇草
- 寸金草
- 川乌头
- 慈乌
- 慈姑花
- 春尖油
- 柽乳
- 砗磲
- 穿鱼藤
- 臭辣树
- 船盔乌头
- 苍术
- 寸节七
- 酸枣仁
- 慈姑叶
- 慈竹箨
- 椿树花
- 茶
- 朝鲜梾木枝
- 樗叶花椒皮
- 翠雀花
- 川梨
- 慈竹茹
- 樗鸡
- 磁石
- 茶子
- 垂穗荛花
- 川牛膝
- 慈竹叶
- 慈竹根
- 慈竹沥
- 朝鲜一枝黄花
- 粗棕竹根
- 夜吹箫
- 杏枝
- 柿漆
- 红黑二丸
- 苍耳子
- 川党参
- 慈竹笋
- 秤砣梨
- 粗叶木叶
- 翠羽草
- 臭藤子
- 茨菇草
- 茨黄连
- 川榛
- 楮茎
- 穿山龙
- 臭李子
- 橙黄玉凤花
- 脆蛇
- 茶条槭
- 橙子
- 赤小豆叶
- 赤小豆花
- 茶树根
- 慈菇
- 橙子核
- 穿心草
- 船形乌头
- 川素馨
- 椿叶
- 樗叶
- 糙苏
- 翅果唐松草
- 川桂皮
- 插田泡
- 潺槁树
- 穿鞘花
- 乌桕木根皮
- 慈乌胆
- 檫树
- 翅茎香青
- 苍耳花
- 川层草
- 楮叶
- 曾青
- 蜜蜂房
- 苍耳根
- 崇澍蕨
- 粗叶悬钩子
- 臭李皮
- 臭柏
- 粗灰钉
- 川芎
- 柴胡
- 橙子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