葱汁
《中华本草》:葱汁
拼音注音
Cōnɡ Zhī
别名
葱苒、葱涕、 空亭液、 葱涎、 葱油
英文名
Fistular Onion juice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》:葱汁即葱涕,功同葱白。古方多用葱涎丸药,亦取其通散上焦风气也。《胜金方》取汁入酒少许,滴鼻中,治衄血不止,云即觉血从脑散下也。又《唐瑶经验方》,以葱汁和蜜少许服之,亦佳。云二物同食害人,何以能治此疾,恐人脾胃不同,非甚急不可轻试也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百合科植物葱 的茎或全株捣取之汁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llium fistulosum L.采收和储藏:全年采茎或全株,捣汁,鲜用。
原形态
葱,多年生草本,高可达50cm。通常簇生、全体具辛臭,折断后有辛味之粘液。须根丛生,白色。鳞茎圆柱形,先端稍肥大,鳞叶成层,白色,上具白色纵纹。叶基生,圆柱形,中空,长约45cm,径1.5-2cm,先端尖,绿色,具纵纹;叶鞘浅绿色。花茎自叶丛抽出,通常单一,中央部膨大,中空,绿色,亦有纵纹;伞形花序圆球状;总苞膜质,卵形或卯状披针形;花被6,披针形,白色,外轮3枚较短小,内轮3枚较长大,花被片中央有一条纵脉;雄蕊6,花丝伸出,花药黄色,丁字着生;子房3室。蒴果三棱形。种子黑色,三角状半圆形,花期7-9月。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全国各地均有栽植。
药理作用
壮阳作用 葱白汁按70g/kg、35g/kg分别给小鼠灌服,能明显增加雄性小鼠的交尾活动,并能明显提高雄性小鼠血浆睾酮的含量,增加幼年雄性小鼠的包皮腺、前列腺精囊的重量,表明葱白汁对雄性小鼠有明显的壮阳作用。
性味
味辛;性温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散瘀止血;通窍;驱虫;解毒。主衄血;尿血;头痛;耳聋;虫积;外伤出血;跌打损伤;疮痈肿痛
用法用量
内服:5-10ml,单饮;和酒服,或泛丸。外用:适量,涂搽或滴鼻、滴耳。
复方
①治鼻衄血: 葱白一握,捣裂汁,投酒少许,抄三两滴入鼻内。 (《胜金方》)②治小儿蛔虫性不全肠梗阻: 大葱汁、香油各五钱至一两(成人加倍)。先服葱汁,约二小时后再服等量香油。顿服或缓缓服下均可。若服后半天未排虫,可连续再服,直至症减虫出为止。其服用量可酌情增减,稍多服亦无害。〔《中医杂志》(4):30,1966〕③治乳痈: 葱白捣敷之,井水绞汁一升顿服。 (《千金方》)④治火焰丹毒,从头起者: 生葱汁涂之。 (《纲目》)⑤治外痔: 葱青内刮取涎,入蜜调匀,先以木鳖子煎汤熏洗,然后敷药,其冷如冰。 (《百一选方》)⑥治打扑损伤: 葱新折者,便入搪灰火煨,承热剥皮,擘开,其间有涕,便将罨损处,仍多爆取,继续易热者。(刘禹锡《传信方》)⑦治金疮出血不止: 葱,炙令热,取汁,敷疮上。(《梅师集验方》)⑧治钩吻毒,困欲死,面青口噤,逆冷身痹: 啖葱涕。(《千金方》)
各家论述
1.《别录》:主溺血,解藜芦毒。2.《千金·食治》:解桂毒。3.《纲目》:散瘀血,止衄止痛。治头痛耳聋,消痔漏,解众药毒。4.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外用于化脓病疮面,促生肉芽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葱汁
拼音注音
Cōnɡ Zhī
别名
葱苒(陶弘景),葱涕(《千金·食治》),空亭液(《石药尔雅》),葱涎(《百一选方》),葱油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。
出处
《别录》
来源
为百合科植物葱的叶或全株捣取之汁。
性味
辛,温。
①《别录》:"平温。"
②《纲目》:"辛,温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散瘀,解毒.驱虫。治头痛,衄血,尿血,虫积,痈肿,跌打损伤。
①《别录》:"主溺血,解藜芦毒。"
②《千金·食治》:"解桂毒。"
③《纲目》:"散瘀血,止衄止痛。治头痛耳聋,消痔漏,解众药毒。"
④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"外用于化脓病疮面,促生肉芽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单饮、和酒饮或泛丸。外用:涂患处。
复方
①治鼻衄血:葱白一握,捣裂汁,投酒少许,抄三两滴入鼻内。(《胜金方》)
②治小儿蛔虫性不全肠梗阻:大葱汁、香油各五钱至一两(成人加倍)。先服葱汁,约二小时后再服等量香油。顿服或缓缓服下均可。若服后半天未排虫,可连续再服,直至症减虫出为止。其服用量可酌情增减,稍多服亦无害。(《中医杂志》(4):30,1966)
③治乳痈:葱白捣敷之,井水绞汁一升顿服。(《千金方》)
④治火焰丹毒,从头起者:生葱汁涂之。(《纲目》)
⑤治外痔:葱青内刮取涎,入蜜调匀,先以本鳖子煎汤熏洗,然后敷药,其冷如冰。(《百一选方》)
⑥治打扑损伤:葱新折者,便入煻灰火煨,承热剥皮,擘开,其间有涕,便将罨损处,仍多煨取,继续易热者。(刘禹锡《传信方》)
⑦治金疮出血不止:葱,炙令热,按取汁,敷疮上。(《梅师集验方》)
⑧治钩吻毒,困欲死,面青口噤,逆冷身痹:啖葱涕。(《千金方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双飞蝴蝶
- 黄锁梅
- 猫须草
- 匙叶五加
- 山橿根
- 野荔枝
- 乌鸡骟
- 毛千屈菜
- 虾子草
- 蔷薇花
- 灰树花
- 苦瓜
- 红门兰
- 小地柏
- 竹叶参
- 鸡头
- 香茅花
- 大叶桉
- 毛冬瓜根
- 石菖蒲花
- 四块瓦
- 透骨草
- 毛轴碎米蕨
- 章鱼
- 盘龙参
- 一匹草
- 山花生
- 桐油
- 鸭皂树皮
- 大枣
- 满天星
- 木通七叶莲
- 倒挂牛
- 海鹞鱼肝
- 红辣树根
- 兔肝
- 算盘七
- 血藤
- 慕荷
- 石面枇杷
- 钩苞大丁草
- 黄花地锦苗
- 丽江青木香
- 黑大艽
- 老虎耳
- 桂花露
- 狗哇花
- 母猪藤根
- 娃娃鱼
- 盐匏藤
- 野猪头骨
- 三尖杉
- 蛞蝓
- 三筒管
- 尖叶子打虫药
- 水曲柳
- 戟叶石苇
- 麦刺藤叶
- 钝齿青荚叶
- 黄多孔菌
- 厚朴果
- 巴旦杏仁
- 牛耳枫
- 月季花根
- 剑花
- 牛尾泡
- 大发表
- 杏仁
- 象骨
- 戴星草
- 埋博树
- 蒌蒿
- 露水草
- 一皮草
- 水棘针
- 小叶买麻藤
- 红轮千里光
- 臭菘种子
- 茜草茎
- 水蛇
- 羖羊角
- 野茉莉
- 菰
- 罗汉果
- 潮风草
- 西南槐树
- 空心泡
- 止咳草
- 鸡翔草
- 赤阳子
- 廊茵
- 白附子
- 水石油菜
- 铰剪藤
- 山辛夷
- 粗叶木叶
- 鳢鱼血
- 丛毛榕根
- 扁藤叶
- 岩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