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五叶参
《中华本草》:云南五叶参
拼音注音
Yún Nán Wǔ Yè Shēn
别名
厄卡克
英文名
Yunnan Pentapanax
出处
始载于《云南植物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云南五叶参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entapanax yunnanensis Franch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洗净,鲜用或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,高1-3m。羽状复叶,互生;叶柄长2-12cm;小叶片5,纸质,阔卵形,长5-7.5cm,宽3.5-5.5cm,先端钝或锐,基部圆形,两面均无毛,边缘有锯齿,小叶柄无或长5mm,顶生小叶柄长约4cm;侧脉6对。总状花序顶生,长15-20cm,由数个伞形花序组成,花梗长约2cm;花萼5齿裂;花瓣5;雄蕊5;子房下位,5室,花柱合生成柱。果实圆球形,压平,有5棱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疏灌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。
性味
味微辛;苦;性微温
功能主治
活血接骨。主劳伤腰痛;跌打骨折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研末敷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根皮、茎皮:主治骨折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碎骨仔树
- 蒜梗
- 腊雪
- 蒲蒻
- 丁锅树叶
- 合欢花
- 糖橘红
- 串珠耳叶苔
- 香苏草
- 田菁
- 鹿筋
- 灯台莲
- 黄荆
- 荷莲豆草
- 驴脂
- 升药底
- 飞来蓝
- 沙冬青
- 大昏鸡头
- 朱砂草
- 毛桐
- 牛肾
- 榆拟层孔菌
- 牛屎树
- 刺蜜
- 莱菔子
- 桑皮汁
- 蜻蜒兰
- 牛肚
- 飞扬草
- 素馨花
- 红胡豆七
- 羽裂星蕨
- 红半边莲
- 角螺厣
- 刺李
- 黄芦木
- 大千生
- 蟛蜞
- 天目木姜子
- 紫金牛
- 大叶凤仙花
- 小叶罗汉松
- 飞天蠄蟧
- 法罗海
- 甜橙
- 十大功劳根
- 紫椴
- 罗布麻
- 白鹤藤根
- 泥胡菜
- 鲫鱼脑
- 鳆鱼
- 桉树果
- 江蓠
- 大红袍
- 屈头鸡根
- 白芍
- 红帽顶
- 中华赛爵床
- 粉瘤菌
- 膜蕨囊瓣芹
- 绒毛鸭脚木
- 补血薯
- 山桃树皮
- 牛尾独活
- 岗松根
- 大花剪秋罗
- 地黄
- 土茯苓
- 乌饭子
- 铜钱菌
- 轮叶铃子香
- 孩儿草
- 石豇豆
- 短瓣花
- 栓皮栎
- 细叶黄杨
- 木半夏根
- 小铜锤
- 牡蒿
- 土良姜
- 大蛇药
- 大发表
- 杉木油
- 四脚蛇
- 麝香壳
- 海人草
- 风轮菜
- 柳树寄生
- 寻骨风
- 香蕉根
- 滇羌活
- 续随子茎中白汁
- 木天蓼
- 野马蹄草
- 附子
- 凹瓦韦
- 獭肝
- 人参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