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麸杨
《*辞典》:红麸杨
拼音注音
Hónɡ Fū Yánɡ
出处
《湖南药物志》
来源
为漆树科植物红麸杨的根。秋季采挖。
原形态
落叶乔木,高7~12米。小枝被有短柔毛。单数羽状复叶,小叶7~11片,最多可达17片,叶轴的上部有狭翅或在幼时叶轴全部有翅;小叶无柄,小叶片卵状长椭圆形至长椭圆形,长7~12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或近心形,全缘,下面脉上被短柔毛。圆锥花序顶生,长11~20厘米,具开展的分枝,被细柔毛;花小,白色;花药紫色。果序下垂,核果红色,近圆形,密被柔毛。花期5月。果期9~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山坡灌木丛中。分布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功能主治
①《湖南药物志》:"治痢疾。"
②《贵州药植目录》:"涩肠。治痢疾,腹泻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胡莲
- 自然铜
- 芦竹
- 胡桐泪
- 量天尺
- 角翅卫矛果
- 指甲兰
- 黄明胶
- 八仙草
- 车前
- 水蓼
- 雪参
- 廊茵
- 牛胞衣
- 虎杖叶
- 仙掌子
- 泡囊草
- 山稔根
- 小罗伞
- 滇崖爬藤
- 甘西鼠尾
- 茯苓
- 金钱草
- 杨梅树
- 刺葡萄根
- 峨嵋耳蕨
- 大叶藜
- 水胡满
- 栗子
- 蓖麻
- 胡颓子
- 大麦苗
- 椰根
- 罗锅底
- 贝子
- 蜈蚣草根
- 棉团铁线莲
- 土牡蛎
- 江西金钱草
- 石蒜
- 侧耳
- 皂荚
- 灵猫香
- 石凉伞
- 凉山虫草
- 小叶榕
- 海带根
- 臭蒿
- 小果蕗蕨
- 芦花
- 猕猴桃根
- 柳叶
- 地龙
- 水仙花
- 菾菜根
- 长白假水晶兰
- 小红柳根
- 具苞水柏枝
- 水榕木根
- 冻青叶
- 楠材
- 芦荟花
- 绿矾
- 石莲
- 臭藿香
- 牛肋筋
- 针刺铁仔
- 铅丹
- 自扣草
- 石风丹
- 长瓣马铃苣苔
- 绒背蓟
- 冬里麻根
- 刺楸树根
- 万丈深茎叶
- 满山红
- 天脚板果
- 刺柏
- 香果树
- 金银花露
- 竹荪
- 豆蔻花
- 鹿骨
- 醉针茅
- 蒙古山萝卜
- 乌灵参
- 老鼠刺
- 桑根
- 山大黄
- 蛇附子
- 椿叶
- 香艾
- 荷梗
- 异木患
- 皱叶羊蹄
- 角叉菜
- 泥鳅
- 小对叶草
- 葛藟
- 厓花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