升药底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:升药底
拼音注音
Shēnɡ Yào Dǐ
别名
灵药渣、红粉底
英文名
Residue of after making mercuric oxide is made of in a simple and easy method
出处
出自《药材资料汇编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炼制升药后留在锅底的残渣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
生境分布
主产于河北、天津、湖北武汉、湖南湘潭、江苏镇江;其他地区亦可制造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本品为不规则厚片状,通常直径3-7cm,厚0.3-0.7cm。白色至淡黄色;条痕白色,微带黄色调。一面较平坦或具极细小也,另一面粗糙或呈蜂窝状。质硬脆,可折断,断面多数为淡黄色,有的散有红色点或线。气微臭。以厚片状、淡黄色、纯净者为佳。
化学成分
主要含硫酸汞(HgSO4),硝酸汞[Hg(NO3)2],硫酸钾(K2SO4),氧化铝(Al2O3),亚硝酸钾(KNO2)。
性味
苦;平
归经
肺经
功能主治
杀虫止痒;收湿生肌。主疥癣;湿疹;黄水疮
用法用量
外用:研末调涂。
各家论述
1.《药材资料汇编》:治疥癣。2.《中药志》:用于疥疮,能杀虫止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升药底
拼音注音
Shēnɡ Yào Dǐ
别名
红粉底
来源
为加工升药时锅底所留的残渣。
生境分布
河北、北京、江苏、上海、湖北、湖南。
功能主治
化腐生肌。主治皮肤溃烂,压伤,碰伤,破流脓血,久不收敛。
用法用量
外用。
注意
本品有毒,均作外用,不可内服。
备注
主要原料为水银、火硝、明矾各等量或水银13两,火硝8两,明矾10两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升药底
拼音注音
Shēnɡ Yào Dǐ
出处
《药材资料汇编》
来源
为炼制升药后留在锅底的残渣。
形状
为不规则的板块状,多数一面平坦,一面呈蜂窝状,全体呈乳白色至淡黄色,厚约1厘米。质硬而脆。气微臭。以淡黄色、块状、纯净者佳。
功能主治
①《药材资料汇编》:"治疥癣。"
②《中药志》:"用于疥疮,能杀虫止痒。"
用法用量
外用:研末调涂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金丝杜仲
- 山五味子
- 七叶莲
- 山姜花
- 假连翘
- 声色草
- 山乌龟
- 木兰花
- 上树咳
- 山慈姑叶
- 三花枪刀药
- 剪刀草
- 劲直酢浆草
- 千灵丹
- 七星草
- 金冠鳞毛蕨
- 九眼独活
- 伸筋草
- 丝毛毛毡草
- 曼陀罗叶
- 京大戟
- 假稻
- 七角枫
- 十二槐花
- 酒药花
- 金凤毛
- 七叶一枝花
- 三角泡
- 假木豆
- 金挖耳根
- 假辣蓼
- 山丹
- 金猫头
- 金慈姑
- 木兰寄生
- 三朵云
- 三叶木蓝
- 三方草
- 三叶崖爬藤
- 伤寒头
- 强威生草
- 山岗荚
- 少花腰骨藤
- 剪刀股
- 四楞蒿
- 千脚虫
- 金刚大
- 千年健
- 千金子霜
- 墨旱莲
- 三叶豆
- 七角白蔹
- 丝瓜叶
- 千层楼
- 双肾子
- 九味一枝蒿
- 九爪龙
- 假友水龙骨
- 九头草
- 金丝李
- 金挖耳
- 三白草
- 伸筋藤
- 七星鱼
- 三棱
- 金沙草
- 三对叶丹参
- 假百合
- 三颗针
- 商陆叶
- 金星蕨
- 三果木皮
- 七爪风
- 十大功劳
- 屈头鸡根
- 千金子
- 丝带蕨
- 丝茅七
- 山大黄(华北大黄)
- 金丝木通
- 密毛桃叶珊瑚果
- 劲直蒿
- 角花胡颓子
- 酱瓜
- 九头青
- 九节菖蒲
- 曼陀茄根
- 实葫芦
- 三角草
- 金瓜草
- 假蒟子
- 四叶参
- 四脚蛇
- 豇豆根
- 卷丹
- 少年红
- 剑皮树菌
- 假蒟
- 四时青
- 千金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