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骨胶
《*辞典》:虎骨胶
拼音注音
Hǔ Gǔ Jiāo
别名
虎胶(《医林纂要》)。
出处
《四川中药志》
来源
为猫科动物虎的骨胳煎熬而成的胶。
制法
取净虎骨锯成小段,置锅内加水煎熬,经24小时后,将煎液过滤,加入白糖、明矾末少许,搅匀澄清。如此反复煎约3次,乃将取得清液合并煎熬浓缩,至水分蒸发殆尽,加入少量黄酒。缓火浓缩,以胶汁稠粘呈深黄色为度。去尽余火,并用铜勺频频撩动,使热度发散,最后倾入胶模中。表面用白酒喷布,使呈现金黄色花沫。冷凝后,切成小方块。宜放于阴凉干燥处。
性味
咸,温。
①《医林纂要》:"辛咸,热。"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温,味淡,无毒。"
归经
《四川中药志》:"入肝、肾二经。"
功能主治
①《医林纂要》:"功同骨而滋益从容。"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"补益气血,强健筋骨。治中风瘫痪,筋骨受风拘挛,四肢麻木,不能屈伸及痿躄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用黄酒炖化,冲入药汁中,1~2钱;或入丸剂。
注意
血虚火盛者慎服。
复方
治顽固性中风瘫痪、半身不遂及手足痿废:老鹳草、血通(五花大血藤)煎汁,以黄酒熬化虎骨胶冲入药汁中,再加适量曲酒,每日二次,每次服半盅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九子不离母
- 胡莲
- 瓶蕨
- 还亮草
- 排草香
- 黄花忍冬
- 黄藨叶
- 接骨木
- 商陆
- 尖苞柊叶根
- 金粉蕨
- 粃壳草
- 牛肾
- 蝈蝈
- 胡萝卜
- 红辣槁树皮
- 黄波罗果
- 海星
- 枇杷叶露
- 牛耳岩白菜
- 牛脑
- 偏翅唐松草根
- 苣荬菜
- 胖根藤
- 螃蟹甲
- 接骨草
- 泡囊草根
- 爬山猴
- 蕨根
- 浆果苋
- 炮掌果
- 节节草
- 芥蓝
- 尖尾风根
- 戟叶石苇
- 仙人球
- 黄皮血藤
- 人中白
- 菩萨鱼
- 牛眼珠
- 鳑魮鱼
- 朴松实
- 黄耆
- 劲直蒿
- 皮袋香
- 黄花蔷薇
- 黄蘑菇
- 黄粱米
- 黄芩
- 平贝母
- 披针骨牌蕨
- 瓶尔小草
- 金毛木通
- 枇杷木白皮
- 荠菜花
- 栾樨
- 渐尖叶独活
- 苣荬菜花
- 爬藤榕
- 尖叶川黄瑞木
- 继木[檵木]
- 黄背草根
- 竹节参
- 藤三七
- 刺瓜
- 半边藕
- 小木通
- 芦子兰
- 泽漆
- 荭草
- 黄杨
- 葫芦藓
- 唢呐花
- 虾蟆肝
- 黄瓜藤
- 少年红
- 鲎胆
- 红莲子草
- 黄接骨丹
- 山核桃仁
- 虎图辣
- 山芙蓉
- 三叶莲
- 十姊妹
- 鹄油
- 鹤虱
- 黄总花草
- 山棘豆
- 鹤顶兰
- 商陆花
- 黄毛山牵牛
- 茴香根
- 书带蕨
- 褐云玛瑙螺
- 南蛇藤根
- 牛口涎
- 荷莲豆草
- 射罔
- 狼膏
- 山稗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