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鸡踢香根
《中华本草》:红鸡踢香根
拼音注音
Hónɡ Jī Tī Xiānɡ Gē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胡颓子科植物宜昌胡颓子Elaeagnus henryi Warb.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laeagnus henryi Warb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宜昌胡颓子 常绿直立灌木,高3-5m。具刺,刺长8-20mm;幼枝淡褐色,密被鳞片。叶互生;叶柄长8-15mm;叶片革质,宽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,长6-15cm,宽3-5cm,先端渐尖或急尖,基部阔楔形,上面深绿色,下面银白色,密被白色或散生少数褐色鳞片。花银白色,密被鳞片,1-5朵生于叶腋短小枝上成短总状花序,花枝锈色,长3-6mm;花梗长2-5mm,花被筒管状漏斗形,长6-8mm,上部4裂,裂片三角形;雄蕊4,花丝极短;花往直立或稍弯曲,无毛。果实长圆形,多汁,长约18mm,幼时被银白色和散生少数褐色鳞片,成熟时红色。花期10-11月,果期翌年4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50-2300m的疏林或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苦;酸;平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;止咳;止血。主风湿腰痛;咳喘;痢疾;吐血;血崩;痔血;恶疮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煎汤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蛇婆子
- 刺槐花
- 冷蕨
- 刺玫
- 黄草乌
- 山萩
- 毛叶黄杞
- 东方乌毛蕨叶
- 半截叶
- 白石英
- 榆皮涎
- 铁栏杆
- 斑地锦
- 琴叶榕
- 野葡萄藤
- 当归
- 石楠
- 宜梧
- 山海螺
- 山狸子骨
- 绣球防风
- 短茎独活
- 金刚一棵蒿
- 七角枫
- 单花鸢尾子
- 白花油麻藤
- 水葫芦根
- 戴星草
- 芜荑
- 万寿菊
- 香石藤叶
- 黄唇鱼鳃
- 红芪
- 茨菇草
- 鸱头
- 岩石羊
- 粘毛鼠尾草
- 波棱瓜子
- 金牛七
- 胡椒
- 藏青杠
- 甲鱼头
- 苦丁茶
- 茉莉花露
- 木槿叶
- 小天蒜
- 喜树皮
- 贵州獐牙菜
- 海芙蓉
- 裂叶崖角藤
- 绿包藤
- 秀丽槭
- 松叶
- 蟅虫
- 油头草
- 肾蕨
- 柏根白皮
- 黄花远志
- 虎咬癀
- 小毛蓼
- 粉菝葜
- 冻绿叶
- 小叶买麻藤
- 小洋紫苏
- 海带根
- 兔耳草
- 山桂皮
- 铜罗汉
- 橘根
- 鸭皂树根
- 芜菁
- 大独叶草
- 滑背草鞋
- 相思子
- 鸬鹚骨
- 千打锤
- 瓦楞子
- 核桃叶
- 花鱼
- 白兰花叶
- 丽江青木香
- 毛五加皮
- 野罂粟壳
- 乌榄核
- 小三棵针
- 马尿花
- 药茴香
- 小果野葡萄
- 白云瓜叶
- 中华赛爵床
- 小草寇
- 石蜐
- 大发表
- 山五味子
- 滇高良姜
- 露兜竻花
- 鸡嗉子叶
- 雪猪骨
- 笔筒草
- 双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