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萆薢
《中华本草》:红萆薢
拼音注音
Hónɡ Bì Xiè
别名
滇红萆薢、土茯苓、小萆薢、打不死、土茯苓、花花藤、花萆薢
英文名
rhizome of Glabrous Greenbrier, rhizome of Dullcolor Greenbrier, rhizome of Maire Greenbrier, rhizome of Bluebead Greenbrier
出处
出自《中药材手册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百合科植物无刺菝葜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milax mairei Levl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净,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无刺菝葜 攀援灌木。茎与枝条平滑或稍粗糙,无刺。叶互生;叶柄长0.5-1.5cm,约占全和长的1/2-2/3,具狭鞘,脱落点位于近顶端,一般有卷须;叶片纸质或薄革质,卵形、长圆状卵形或三角状披针形,长3.5-9cm,宽1-5cm,先端急尖并具尖凸,基部钝或浅心形,下面苍白色,干后一般暗绿色。伞形花序腋生;总花梗多少扁平,一般短于叶柄;花序托膨大,连同多枚宿存小苞片多少呈莲座状;花单性,雌雄异株;花被片6,淡绿色或红色;雄花外花被片长2-2.5mm,宽约1mm,内花被片稍狭而短,雄蕊6;雌花与雄花大小相似,具6枚退化雄蕊,子房3室,柱头3裂。浆果球形,5-7mm,熟时蓝黑色。花期5-6月,果期1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3000m的林下、灌丛中或山谷沟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西藏等地。
性味
苦;甘;平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利水通淋;解疮毒。主风湿痹痛;水肿;小便淋浊;疮疖肿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
注意
《四川中药志》:阴虚火旺,肾虚遗精,多尿及腰痛者忌用。
各家论述
1.《四川中药志》:祛风湿,分清浊,利关节,解疮毒。治风湿痛,腰膝痹痛,小便淋浊及梅毒恶疮。2.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祛风除湿,通淋,利水,消炎,解毒。治风湿性关节炎,泌尿系感染,慢性胃炎,月经不调,疮疖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红萆薢
拼音注音
Hónɡ Bì Xiè
别名
小萆薢、小红萆薢、打不死、花花藤、花萆薢、滇江萆薢
来源
百合科菝葜属植物无刺菝葜Smilax mairei Levl.,以根状茎入药。全年可采,洗净切片,晒干。
性味
甘、微苦,平。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,调经,利尿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,泌尿系感染,肾炎水肿,慢性胃炎,月经不调。
用法用量
0.5~1两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红萆薢
拼音注音
Hónɡ Bì Xiè
别名
川萆薢(《中药材手册》)。
出处
《中药材手册》
来源
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或粉菝葜等多种同属植物的块根。全年可采,切片晒干。
生境分布
主产四川。
形状
完整的块茎较粗大,重者可达数斤。外表多丁刺和疙瘩,表面粗糙,呈枯棕色微带红。商品多为不规则的片状,边缘粗糙,带有坚硬的突起细根或根痕。切片表面棕褐色,内心黄色、红棕色或褐红色微带萦。质坚韧,含有黄色的粗纤维,不易折断,断后不具粉质。气味微弱。以色红黄者为佳。
性味
①《四川中药志》:"苦,平,无毒。"
②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甘淡,平。"
归经
《四川中药志》:"入肝、胃、肾三经。"
功能主治
①《四川中药志》:"祛风湿,分清浊,利关节,解疮毒。治风湿痛,腰膝痹痛。小便淋浊及梅毒恶疮。"
②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祛风除湿,通淋,利水,消炎,解毒。治风湿性关节炎,泌尿系感染,慢性胃炎,月经不调,疮疖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
注意
《四川中药志》:"阴虚火旺,肾虚遗精,多尿及腰痛者忌用。"
备注
云南所产的红萆薢为同属植物[b]无刺菝葜[/b]的块根。块根木质坚实,结节状,外表褐色,内面红色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叶菜
- 大叶黄杨
- 当归
- 木通七叶莲
- 土碎补
- 祁连山圆柏
- 土黄连
- 大叶沿阶草
- 四棱通
- 黄水藨叶
- 土香薷
- 雪胆
- 水芋
- 大羽铁角蕨
- 蜀葵
- 小棕皮头
- 鲨鱼翅
- 地柏
- 柴胡叶链荚豆
- 黄栌
- 柳花
- 大叶香荠菜
- 强壮莲座蕨
- 七里明
- 田野卷耳
- 肾子藤
- 地星
- 裸茎千里光
- 咳喘木
- 粗榧根
- 毛叶黄药
- 灵香蒿
- 海仙人掌
- 天青地白
- 柠条子
- 兴安独活
- 地枇杷
- 凉粉藤
- 大头陈
- 胡桃仁
- 仙桃草
- 刺蓼
- 东莨菪
- 黄杞皮
- 血竭
- 满江红根
- 枫香脂
- 酱头
- 荔枝
- 棱枝卫矛
- 黄花蔷薇
- 大箭
- 粉防己
- 葎草果穗
- 砂生槐
- 小巢菜
- 石南实
- 大还魂草
- 毛麝香
- 獭子树
- 小叶假耧斗菜
- 杉木
- 梅花参
- 莎草蕨
- 对节叶根
- 石蜐
- 秋木瓜
- 大叶黄杨根
- 小黄皮
- 木槿叶
- 臭藿香
- 小茴香
- 冬瓜皮
- 石笔海胆
- 蛇根木
- 槭叶止血草
- 黄山鳞毛蕨
- 双籽棕
- 山五味子根
- 黄藁本
- 九头妖
- 雪下红
- 马比木
- 山茱萸
- 大膜盖蕨
- 鰕虎鱼
- 大叶拿身草
- 千叶独活
- 篦子草
- 补血薯
- 鷩雉
- 多花猕猴桃茎叶
- 小南木香
- 复叶披麻草根
- 食盐
- 篦子舒筋草
- 雪莲花
- 羊蹄实
- 篦子三尖杉
- 蚌兰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