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鳖蕨
《中华本草》:水鳖蕨
拼音注音
Shuǐ Biē Jué
别名
水别蕨、水客妈菜、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铁角蕨科植物水鳖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inephropieris delavayi(Franch.)Mickel[Scolopendrium delavayi Franch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植株高15cm。根茎短而直立,密被黑色、边缘有疏齿的披针形鳞片。叶簇生;叶柄亮栗黑色,基部被鳞片,向上光滑;叶片纸质,圆形如水鳖,基部深心形,大小变异甚大,通常直径3-6cm,两面无毛,全缘或略呈波状;叶脉扇形,沿中脉伸出并多回二叉分枝,小脉顶部分离,或偶有连接。孢子囊群生在第二回或第三回分叉小脉的相对两侧,成熟时汇合;囊群盖线形,膜质,全缘,相对开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-1800m的林下阴湿岩石上或岩洞脚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甘肃等地。
性味
淡;平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;止咳。主湿热痢疾;肾炎水肿;肺热咳嗽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鹿药
- 紫红鞭
- 瓮菜癀
- 河蚌
- 短蕊万寿竹
- 白云瓜梗
- 蝮蛇皮
- 缬草
- 山沉香
- 猩猩木
- 黑虎七
- 盾叶薯蓣
- 蜀葵
- 邪蒿
- 迭裂黄堇
- 百舌鸟
- 牛肠
- 毛叶嘉榄
- 五蕊梅
- 粉团花
- 马蹄荷根
- 郁金
- 金雀根
- 红背叶
- 都拉鸢尾
- 半边藕
- 鳙鱼
- 仙人杖
- 偏瓣花根
- 银紫丹参
- 梅梗
- 八月炸
- 白牛尾七
- 尼泊尔鸢尾子
- 蟾舌
- 鹬肉
- 赭石
- 鸡子
- 粘毛鼠尾草
- 红黑二丸
- 蜜蜂子
- 猫人参
- 鹅肠草
- 吐铁
- 荆三棱
- 红扁藤
- 豇豆壳
- 华东木蓝
- 岩指甲花
- 长尾复叶耳蕨
- 红葱
- 广玉兰
- 假茶辣
- 岳桦
- 人参条
- 矮茎冷水花
- 芭蕉头
- 蝗虫
- 鲱鱼
- 香毛草
- 羊屎果
- 柱果木榄果
- 多穗石柯茎
- 凤仙透骨草
- 干漆
- 红轮千里光
- 雀翘
- 野鸦椿花
- 石蒟
- 岩蒿
- 鳝鱼头
- 凤尾参
- 九节风
- 糯稻根须
- 红花栝楼
- 莎草
- 水毛花根
- 苔水花
- 老婆子针线
- 满天星
- 山乌桕根
- 雉
- 戟叶石苇
- 地灵根
- 虎牙
- 栘依
- 小白薇
- 芍药花
- 大理菊
- 小黑药
- 泥鳅滑液
- 天麻子
- 刺李
- 苦丁
- 粉瘤菌
- 麻雀肉
- 鼠矢枣
- 冬瓜
- 香根芹根
- 鳡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