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鳖蕨
《中华本草》:水鳖蕨
拼音注音
Shuǐ Biē Jué
别名
水别蕨、水客妈菜、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铁角蕨科植物水鳖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inephropieris delavayi(Franch.)Mickel[Scolopendrium delavayi Franch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植株高15cm。根茎短而直立,密被黑色、边缘有疏齿的披针形鳞片。叶簇生;叶柄亮栗黑色,基部被鳞片,向上光滑;叶片纸质,圆形如水鳖,基部深心形,大小变异甚大,通常直径3-6cm,两面无毛,全缘或略呈波状;叶脉扇形,沿中脉伸出并多回二叉分枝,小脉顶部分离,或偶有连接。孢子囊群生在第二回或第三回分叉小脉的相对两侧,成熟时汇合;囊群盖线形,膜质,全缘,相对开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00-1800m的林下阴湿岩石上或岩洞脚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甘肃等地。
性味
淡;平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;止咳。主湿热痢疾;肾炎水肿;肺热咳嗽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秋枫木
- 白枪杆
- 青灰叶下珠
- 三叶委陵菜
- 球序鹅掌柴
- 扒地蜈蚣
- 蔷薇根
- 包袱七
- 龟甲
- 四川山矾
- 丝线吊芙蓉
- 鸭跖花
- 一点红
- 蔷薇叶
- 蔷薇露
- 八角莲
- 山刺柏
- 四棱筋骨草
- 丝点地梅
- 白花灰毛槐树
- 山尖菜
- 丝瓜根
- 卜芥
- 野丁香根
- 白石脂
- 变色红菇
- 石霜
- 石面枇杷
- 秋牡丹根
- 青荚叶茎髓
- 冰糖草
- 巴巴花
- 白花灯笼
- 白土茯苓
- 斑杖
- 秦皮
- 白粉藤
- 槭叶草
- 火油草
- 千叶独活根
- 秋枫
- 沙地柏
- 球穗花千斤拔
- 伞梗虎耳草
- 白花菜
- 狮子尾
- 七叶薯
- 山壳骨
- 七叶莲
- 枫寄生
- 扁藤
- 漆子
- 麻油
- 鳐鱼胆
- 三面刀
- 墙草
- 白千层皮
- 四川红淡叶
- 秋葡萄
- 白牛胆
- 曲毛露珠草
- 漆树木心
- 白花柴
- 商陆
- 丝瓜藤
- 丽江青木香
- 火炭母草
- 蛇头细辛
- 山乌龟
- 虎杖叶
- 青香藤
- 四季春
- 白花岩青兰
- 三叶茶
- 射尿(虫另)
- 三叶鬼针草
- 丝瓜蒂
- 北豆根
- 白花蛇目睛
- 千金藤
- 穗花杉种子
- 少花柏拉木
- 参须
- 山大黄(波叶大黄)
- 千灵丹
- 鸭儿芹
- 鳖胆
- 白花藤
- 山姜
- 桤木
- 丝绵木
- 布朗耳蕨
- 白皮
- 鳖卵
- 青鱼
- 芡实茎
- 茜草藤
- 白犁头草
- 八角香
- 狗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