蜢臂兰
《中华本草》:蜢臂兰
拼音注音
Měnɡ Bì Lán
别名
鸡腿莲、过天涯、落山脚、山槟榔、上石虾、石壁风、老虎牙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半柱毛兰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ria corneri Reichb.f.[E.goldschmidtiana Schltr.;E.septemlamellaHayata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蒸后晒干。
原形态
半柱毛兰,附生植物,高20cm以上。全株无毛。假鳞茎近聚生,卵形或长圆形,长2-6cm,粗1-3cm,基部被鞘状叶。顶生叶2枚,叶片长圆形或披针形,先端急尖,基部渐狭为柄。花葶单一,侧生于假鳞茎顶端,高度短于叶。基部被鞘;总状花序点垂;苞片极小;花黄绿色,唇瓣浅白色带紫色斑点;中萼片卵状三角形,长约1cm,宽2mm,先端渐尖;侧萼片镰状三角形,宽于中萼片;萼囊短、钝;花瓣狭披针形,与萼片近等长,宽1.2mm;唇瓣3裂,长7mm,侧裂片半圆形,宽约2mm,中裂片卵状三角形,长于侧裂片,唇盘上表面从基部至中裂片先端纵贯三条褶片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附生于树上或林下岩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。
性味
味甘;性平
功能主治
滋阴清热;生津止渴。主热病伤津;烦渴;盗汗;肺结核;瘰疬;疮疡肿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酒糟
- 黄牛毛藓
- 扶桑根
- 江西金钱草
- 蒌蒿
- 锥螺壳
- 自消容
- 蜥蜴
- 四川木蓝
- 刺瓜米草
- 剑叶紫金牛
- 三叶委陵菜
- 红车轴草
- 倒生莲
- 滑石
- 滇丹参
- 金丝木通
- 奶浆果
- 蓖麻蚕
- 可爱花
- 匐地龙
- 壶卢子
- 多裂独活
- 重唇鱼
- 花蝴蝶根
- 白鹤灵芝
- 装饰卷柏
- 詹糖香
- 鹧鸪脚
- 榛子花
- 蜘蛛香
- 紫铜矿
- 酢浆草
- 柃寄生
- 地柑
- 红毛对筋草
- 金色狗尾草
- 大串连果
- 绞股蓝
- 麻根
- 香水塔花
- 转心莲
- 小扁豆
- 芥菜
- 鸡嗉子果
- 秀丽野海棠
- 阔叶石韦
- 黄练芽
- 棉子油
- 金礞石
- 海州骨碎补
- 奶汁树
- 丽春花
- 老枪谷
- 大叶子
- 合萌根
- 万年蒿
- 麻柳果
- 罂粟壳
- 莱菔
- 黄瓜藤
- 藏青果
- 假稻
- 无毛南蛇藤
- 锯叶竹节树
- 赶风柴
- 柽柳
- 宽羽线蕨
- 罗汉松根皮
- 匙叶黄杨
- 小白花苏
- 乌头附子尖
- 刺石榴
- 黄藤
- 铁拳头
- 红花青藤
- 肝风草
- 无腺橉木
- 白暨豚
- 尾叶越橘
- 水狼萁
- 凤凰毛
- 四孢蘑菇
- 鹰头
- 夜交藤
- 小毛鸡
- 羊红膻
- 圆叶锦葵
- 野芝麻
- 醉针茅
- 猪屎豆
- 苎麻梗
- 竹叶兰
- 鬼柳树
- 橄榄
- 留兰香
- 滇池海棠
- 山苦草
- 角茴香
- 莙荙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