蜢臂兰
《中华本草》:蜢臂兰
拼音注音
Měnɡ Bì Lán
别名
鸡腿莲、过天涯、落山脚、山槟榔、上石虾、石壁风、老虎牙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半柱毛兰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ria corneri Reichb.f.[E.goldschmidtiana Schltr.;E.septemlamellaHayata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蒸后晒干。
原形态
半柱毛兰,附生植物,高20cm以上。全株无毛。假鳞茎近聚生,卵形或长圆形,长2-6cm,粗1-3cm,基部被鞘状叶。顶生叶2枚,叶片长圆形或披针形,先端急尖,基部渐狭为柄。花葶单一,侧生于假鳞茎顶端,高度短于叶。基部被鞘;总状花序点垂;苞片极小;花黄绿色,唇瓣浅白色带紫色斑点;中萼片卵状三角形,长约1cm,宽2mm,先端渐尖;侧萼片镰状三角形,宽于中萼片;萼囊短、钝;花瓣狭披针形,与萼片近等长,宽1.2mm;唇瓣3裂,长7mm,侧裂片半圆形,宽约2mm,中裂片卵状三角形,长于侧裂片,唇盘上表面从基部至中裂片先端纵贯三条褶片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附生于树上或林下岩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。
性味
味甘;性平
功能主治
滋阴清热;生津止渴。主热病伤津;烦渴;盗汗;肺结核;瘰疬;疮疡肿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莽草根
- 蔓胡颓子根
- 面根藤
- 马桑
- 芒萁骨
- 蒙自草胡椒
- 蜜柑草
- 闽粤千里光
- 面筋
- 马刀
- 马尔康水黄连
- 马尾伸筋
- 蒙疆苓菊
- 蒙自水芹
- 膜蕨囊瓣芹
- 茅栗
- 茅膏菜根
- 蚂蝗七
- 蛮刀背
- 九牛力
- 莽草
- 蔓生百部
- 虻虫
- 迷迭香
- 马兰
- 马唐
- 凤尾草
- 高山扁枝石松
- 豹皮樟
- 八楞木
- 豆麻
- 绒白乳菇
- 阿胶
- 桑寄生
- 榆耳
- 毛黐头婆
- 竹兰草
- 粘山药
- 鳐鱼胆
- 福参叶
- 铜锤草
- 面头叶
- 蜂胶
- 马扫帚
- 狗脑
- 大脖子药
- 苜蓿根
- 茅栗根
- 蒙古马兰
- 马桑寄生
- 风车藤
- 象头花
- 罐子草
- 蜂毒
- 狗骨
- 大戟
- 遍地金
- 柑皮
- 飞来鹤
- 土阿魏
- 酸枣树皮
- 柞树叶
- 茅莓
- 茅香花
- 茉莉
- 蚂蚁
- 五指毛桃根
- 茅栗仁
- 蜜蜡
- 茅栗叶
- 蒙莸
- 马刀肉
- 马尿泡
- 马柳根
- 芒硝
- 茉莉叶
- 茉莉根
- 马乳
- 马尾连
- 马棘
- 芒叶小米草
- 芒果核
- 茉莉花
- 蘼芜
- 蚂蚁上树
- 蚂蚁花根
- 马宝
- 马尿花
- 马桂花
- 马桑叶
- 辣木通
- 白荷花露
- 苦果
- 娃娃鱼
- 刺黄柏茎叶
- 马尾伸筋草
- 倒心叶桃叶珊瑚
- 肝风草
- 软水黄连
- 瓜蒌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