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香根
《中华本草》:茅香根
拼音注音
Máo Xiānɡ Gē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茅香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ierochloe odorata(L.)Beauv.采收和储藏:春、秋季采挖,去净泥土,切段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茅香 多年生草本,有香气。根茎细长。秆高50-60cm,具3-4节,上部长裸露。叶鞘无毛,长于节间;叶舌透明膜质,长2-5mm,先端啮蚀状;叶片被针形,质较厚,上面被微毛,长达5cm,宽约7mm,分糵上者可长达40cm。圆锥花序长约10cm,卵形或金字塔形;小穗淡黄褐色,有光泽,长约5mm,含3小花,下方2故为雄性,顶生者两性;小穗轴脱节于颖上,但不在小花间折断,3小花同时脱落;颖几等长,薄膜质,宽卵形,先端尖,具1-3脉;雄性小花含3雄蓝,外稃略短于颖,上部被微毛;两性小花含2雄蕊,外稃长约3.5mm,上部被短毛。花、果期6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500-3000m的山谷草丛或林缘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北、西北和云南等地。
化学成分
含香豆精类化合物( coumarin compounds)。
性味
甘;寒
功能主治
凉血止血;清热利尿。主吐血;尿血;急、慢性肾炎浮肿;热淋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0-6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窄叶南蛇藤
- 戎盐
- 白残花
- 甜瓜花
- 鲫鱼子
- 香花刺
- 夏至草
- 麒麟吐珠
- 槠子皮叶
- 蛇蜕
- 黑蚂蚁
- 小叶金老梅
- 赤胫散
- 石楠
- 葱白
- 雄黄
- 地膜香
- 钗子股
- 鹭鸶兰
- 返顾马先蒿
- 兰花双叶草
- 黑三棱
- 栗树皮
- 蚌兰花
- 苦瓜花
- 荞麦秸
- 紫菜
- 倒扎龙
- 长松
- 长柄车前蕨
- 山豆根
- 刺榆皮
- 实葫芦
- 貂尾
- 土沙参
- 黑蒿
- 青钱柳叶
- 腐巴
- 龙骨风
- 虎杖叶
- 大红菇
- 金沸草
- 薯良
- 甘遂
- 兴安升麻
- 中间骨牌蕨
- 石蒜
- 椆树桑寄生
- 青鱼
- 华南舌蕨
- 辣子草
- 紫油木
- 青棉花藤叶
- 山肉桂
- 广防己
- 猪脾
- 柃木
- 刺苞南蛇藤
- 短叶蹄盖蕨
- 紫藤子
- 鄂豆根
- 华泽兰
- 蛇莓
- 牛筋刺寄生
- 紫玉簪
- 鱼鳞甲
- 黄金线
- 赤阳子
- 胆木
- 钻天杨
- 赤翅蜂
- 宽唇神香草
- 绛梨木叶
- 蕹菜根
- 枸杞子
- 青荚叶茎髓
- 矮叶书带蕨
- 紫苏梗
- 糯米
- 榕树胶汁
- 牛含水
- 茸草
- 蘘荷花
- 柞木
- 水麻tiao
- 泡花树
- 屈头鸡根
- 东北桤木
- 水黄杨木
- 龙胆地丁
- 黄栌根
- 风兰
- 文竹
- 车前状垂头菊
- 广藤根
- 长叶水麻
- 山蜘蛛
- 菥蓂
- 姜石
- 蕲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