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三七
《中华本草》:藏三七
拼音注音
Cánɡ Sān Qī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假人参的块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anax pseudonginseng Wall采收和储藏:秋季挖取块根,除去细根及泥土,晒干或烘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约40cm。茎有纵纹,无毛。根茎横生,短,竹鞭状,有几条肉质根。长约3cm。叶为掌状复叶,数枚轮生于茎顶;叶柄长约5cm;托叶小,披针形,长约5mm;小叶3-4,薄膜质,透明,叶片倒卵状椭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,中央的叶长9-10cm,宽3.5-4cm,侧生的较小,先端长渐尖,基部渐狭,下延,边缘有重锯齿,上面脉上密生刚毛;侧脉8-10对,网脉明显。伞形花序单生基顶,直径约3.5cm,有花20-50朵;总花梗长约12cm,无毛;小花梗纤细,长约1cm;花萼杯状或陀螺形,边缘有5小齿,齿三角形;花冠黄绿色,花瓣5;雄蕊5,花丝短;子房2室,花柱2,离生,反曲,果为核果状浆果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300-3300m的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藏。
形状
性状鉴别:根茎肉质,呈串珠状,前端部分呈短竹鞭状。块根纺锤形。气微,味淡。
化学成分
叶中含竹节人参皂甙(chikusetsu saponin)V,人参皂甙(ginsenoside)Rb1、Re、Rd、Rb3、Rg1,假人参皂甙(pseudoginsenoside) F11、F8。
性味
味微苦;甘;性温
功能主治
化瘀止血;消肿定痛。主吐血;衄血;血痢;血崩;产后恶露不尽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-9g;或入丸、散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研末敷。
注意
孕妇慎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八角金盘
- 豉虫
- 消石
- 艾纳香
- 勾儿茶
- 西藏花椒种子
- 大乌泡根
- 阿育魏实
- 阿魏侧耳
- 毛脉南蛇藤
- 枳椇子
- 牯岭凤仙花
- 华萝藦
- 鸐雉
- 百草霜
- 兰竹参
- 竹叶椒根
- 大苞芹
- 冬瓜
- 落马衣
- 野芋
- 白绿叶果实
- 白细辛
- 白托柄菇
- 柑核
- 爬山虎
- 金银花露
- 白肚
- 小马齿苋
- 辫子草根
- 七叶一把伞
- 合掌消
- 蚌兰叶
- 厚叶牛耳草
- 梨木皮
- 黄杨木
- 椴树
- 刺瓜
- 龟肉
- 番荔枝根
- 桃枝
- 毛莲蒿
- 接骨草
- 五月霜
- 厚皮树
- 铁拳头
- 东北桤木
- 大夜关门根
- 麦撇花藤
- 菰米
- 风藤草
- 茨黄连
- 过山消根
- 枸骨树皮
- 水玉簪
- 大青根
- 升药
- 藏三七
- 蛾药
- 蔓草虫豆
- 慈竹根
- 地血香
- 蛇头细辛
- 橙子
- 皱叶鼠李
- 宽瓣红景天
- 牛肺
- 桃子
- 红蒿枝
- 蒺藜
- 西瓜霜
- 老鸦嘴
- 老虎耳
- 狗舌草
- 芦竹笋
- 羚羊角
- 抱树莲
- 扁藤
- 罗勒子
- 红花杜鹃
- 鲨鱼骨
- 蠘
- 山野豌豆
- 簕欓
- 篦梳剑
- 豌豆
- 黑头草
- 山刺柏
- 蛇王藤
- 撑篙竹
- 石灰华
- 五爪龙
- 厚叶子树
- 黄花小二仙草
- 八角枫根
- 松树皮
- 化气兰
- 红芪
- 鸡筋参
- 尖舌苣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