味牛膝
《中华本草》:味牛膝
拼音注音
Wèi Niú Xī
别名
未膝马蓝、牛客膝、谓牛膝、土牛膝、窝牛膝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爵床科植物腺毛马蓝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trobilanthes forrestii Diels [Ptera-canthus forrestii (Dieis) C. Y. Wu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、洗净、晒干。
原形态
腺毛马蓝 多年生草本,高50-100cm。根茎粗大,呈不规则的块状,多分枝,顶羰有圆形凹陷的茎痕;细根丛生如马尾状,呈圆柱形,长约40cm。植株遍被柔毛腺毛,后渐脱落。叶对生;具短柄;叶片椭圆形,卵形至卵状长圆形,长5-18cm,宽2-9cm,先端渐尖至钝,基部楔形并下延成柄,边缘有锯齿,两面疏被白色短伏毛和明显的短棒状钟乳体。穗状花序,长5-15cm,茎部有分枝,每节有对生两花,节间长1-2.5cm;苞片叶状,长约2cm;小苞片条形,与花萼裂片等长或稍短;萼5裂,裂片条形,长8-12mm,其中1片稍长;花冠紫色或白色,长约3.5cm,花冠筒基部细狭,上部扩大并弯曲,外面疏被微毛,内面有2行柔毛,冠檐裂片5,几相等,长约2mm;雄蕊4,二强,花丝基部有膜相连;子房细长圆形,先端有腺毛。蒴果长约1.2cm。种子4颗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和于林下或草坡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根茎粗大,多分枝,盘曲结节,有多数茎基残留。须根丛生,细长圆柱形。长可达50cm,直径1-6mm,有时可达8mm。表面暗灰色,平滑无皱纹,常有环形的断节裂缝,有时剥落而露出本心。木心质坚韧,不易折断。无臭,味淡。
性味
味苦;性平
功能主治
活血通络;清热利湿。主闭经;症瘕;腰膝酸疼;小便淋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
注意
孕妇慎服。 与本品功效相近的尚有同属植物牛膝马蓝 Strobilanthes nemorosus R.Ben [ S.grossus C.B.Clarke] 又名:大紫云菜、尾膝、窝牛膝《云南中药资源名录》。分布于湖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味牛膝
别名
味膝、尾膝、未牛膝、土牛膝、窝牛膝
来源
爵床科味牛膝Strobilanthes grossus C. B. Clarke 或 S. forrestii Diels,以根入药。
生境分布
湖北、四川。
性味
酸、苦,平。
功能主治
行瘀血,消肿痛,强筋骨。主治经闭症瘕,淋痛难产,腰膝痹痛。
用法用量
1~3钱,水煎服。
备注
据谓功效不甚显着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铺地草
- 冬瓜
- 蓼螺
- 寻骨风
- 长柄蕗蕨
- 血见愁老鹳草
- 红药子
- 长叶柄野扇花
- 枯萝卜
- 牛奶树
- 骨螺
- 寄居蟹
- 橘饼
- 糯米泔
- 海狸香
- 牛蒡子
- 苦瓜花
- 滇高良姜
- 万丈深
- 南瓜子
- 三裂叶犁头尖
- 鸡嗉子
- 鸟不宿
- 猴闼子
- 苦瓠叶
- 鹅蛋壳
- 披散糖荠
- 七叶莲
- 龟胶
- 狗肾
- 苦白蜡
- 人血七
- 锯锯藤
- 土瓜
- 贯众叶溪边蕨
- 黑石珠
- 四方盒子草
- 马肠薯蓣
- 阿胶
- 苹
- 千里马
- 南瓜瓤
- 刺藦苓草
- 锯齿草
- 白扁豆
- 偏翅唐松草根
- 紫八宝
- 小叶买麻藤
- 铁马豆
- 神香草
- 檵花叶
- 甘草头
- 鳗鲡鱼
- 红辣槁树皮
- 牛筋条
- 灰叶南蛇藤
- 苦楝花
- 牛尾独活
- 瓮菜癀
- 飘带草
- 毛茄
- 凌霄花
- 滇海水仙花
- 落花生
- 辉葱
- 苦蘵
- 辣椒叶
- 绢毛菊
- 小果卫矛
- 牛角(角思)
- 野竹兰
- 香蒲
- 红铧头草
- 花叶竹芋
- 矮叶书带蕨
- 黄背草苗
- 莱菔叶
- 老虎须
- 越南樟皮
- 白胶香
- 铺地蜈蚣
- 阿育魏实
- 龙船乌泡
- 泡桐树皮
- 黑三棱
- 苦生叶
- 詹糖香
- 木奶果
- 尖头蚱蜢
- 雪胆
- 鹰爪花果
- 石胆草
- 全叶山芹
- 鸡嗉子果
- 假蓝靛
- 花生衣
- 土人参叶
- 鸡骨常山
- 入地蜈蚣
- 芝麻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