味牛膝
《中华本草》:味牛膝
拼音注音
Wèi Niú Xī
别名
未膝马蓝、牛客膝、谓牛膝、土牛膝、窝牛膝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爵床科植物腺毛马蓝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trobilanthes forrestii Diels [Ptera-canthus forrestii (Dieis) C. Y. Wu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、洗净、晒干。
原形态
腺毛马蓝 多年生草本,高50-100cm。根茎粗大,呈不规则的块状,多分枝,顶羰有圆形凹陷的茎痕;细根丛生如马尾状,呈圆柱形,长约40cm。植株遍被柔毛腺毛,后渐脱落。叶对生;具短柄;叶片椭圆形,卵形至卵状长圆形,长5-18cm,宽2-9cm,先端渐尖至钝,基部楔形并下延成柄,边缘有锯齿,两面疏被白色短伏毛和明显的短棒状钟乳体。穗状花序,长5-15cm,茎部有分枝,每节有对生两花,节间长1-2.5cm;苞片叶状,长约2cm;小苞片条形,与花萼裂片等长或稍短;萼5裂,裂片条形,长8-12mm,其中1片稍长;花冠紫色或白色,长约3.5cm,花冠筒基部细狭,上部扩大并弯曲,外面疏被微毛,内面有2行柔毛,冠檐裂片5,几相等,长约2mm;雄蕊4,二强,花丝基部有膜相连;子房细长圆形,先端有腺毛。蒴果长约1.2cm。种子4颗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和于林下或草坡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根茎粗大,多分枝,盘曲结节,有多数茎基残留。须根丛生,细长圆柱形。长可达50cm,直径1-6mm,有时可达8mm。表面暗灰色,平滑无皱纹,常有环形的断节裂缝,有时剥落而露出本心。木心质坚韧,不易折断。无臭,味淡。
性味
味苦;性平
功能主治
活血通络;清热利湿。主闭经;症瘕;腰膝酸疼;小便淋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
注意
孕妇慎服。 与本品功效相近的尚有同属植物牛膝马蓝 Strobilanthes nemorosus R.Ben [ S.grossus C.B.Clarke] 又名:大紫云菜、尾膝、窝牛膝《云南中药资源名录》。分布于湖北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味牛膝
别名
味膝、尾膝、未牛膝、土牛膝、窝牛膝
来源
爵床科味牛膝Strobilanthes grossus C. B. Clarke 或 S. forrestii Diels,以根入药。
生境分布
湖北、四川。
性味
酸、苦,平。
功能主治
行瘀血,消肿痛,强筋骨。主治经闭症瘕,淋痛难产,腰膝痹痛。
用法用量
1~3钱,水煎服。
备注
据谓功效不甚显着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椰子浆
- 黑种草
- 三七
- 雷公藤
- 莪术
- 川山橙果
- 芦荟花
- 云雀
- 白背叶
- 白花菜
- 过路惊
- 竹芋
- 樟树皮
- 痰药
- 瓶蕨
- 凤仙根
- 狗筋蔓
- 野豇豆
- 大狼毒
- 橘络
- 糙叶千里光
- 野草香
- 人参须
- 山海螺
- 催产草
- 四季素馨花
- 鹌鹑蛋
- 九节菖蒲
- 石仙桃
- 黄荆
- 香胶木
- 野芝麻根
- 大伸筋
- 骑马参
- 降香
- 三叶乌蔹莓
- 苘麻子
- 麻叶绣球果
- 红木耳
- 小对叶草
- 抚松乌头
- 鹅腿骨
- 檵花
- 花叶矮沱沱
- 野罂粟
- 飞天蠄蟧
- 合欢皮
- 香排草
- 川鄂山茱萸
- 地红子根
- 连蕊茶
- 蟾蜍
- 碎米柴
- 红子仔
- 一匹草
- 石龙子
- 桂花岩陀
- 蚕蜕
- 火腿
- 蜇虫
- 三枝枪
- 蘘荷花
- 万寿菊
- 紫玉簪叶
- 霞天曲
- 竹节草
- 女金丹
- 一把伞
- 野梨枝叶
- 紫青藤根
- 紫薇花
- 血桐
- 三加花
- 玉叶金花
- 唐古特马尿泡
- 密穗砖子苗
- 糯米泔
- 和他草
- 乔木刺桐
- 莲状绢毛菊
- 石地钱
- 苦生叶
- 黄鼠肉
- 泡桐根
- 水接骨丹
- 野西瓜苗
- 苦菜
- 紫麻
- 山黄皮
- 小叶小羽藓
- 针叶火绒草
- 大金银花
- 追骨风
- 西藏角蒿
- 天门冬
- 狗骨
- 九仙草
- 扁轴木
- 直杆蓝桉叶
- 滴血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