糯米泔
《中华本草》:糯米泔
拼音注音
Nuò Mǐ Gān
别名
粘米泔水
英文名
Water in which glutinous rice has been washed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淘洗糯米时,第2次滤出的米泔水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
性味
甘;凉;无毒
功能主治
除烦;止渴。主霍乱;心烦口渴
用法用量
内服:加热温饮,100-200ml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糯米泔
拼音注音
Nuò Mǐ Gān
别名
粘米泔水(《本草述》)。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为淘洗糯米时,第二次滤出的米泔水。
性味
《纲目》:"甘,凉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①《梅师集验方》:"治霍乱,心悸,热,心烦渴,以糯米水清研之,(或)冷熟水混取米泔汁,任意饮之。"
②《纲目》:"益气,解毒。食鸭肉不消者,顿饮一盏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牛白藤
- 耐冬果
- 牛奶树
- 糯芋
- 牛肝
- 翻白叶
- 玄精石
- 牛齿
- 闹狗药
- 牛尾泡
- 逆阿落
- 鲇鱼
- 矮杨梅
- 矮茎朱砂根
- 凹瓦韦
- 钮子七
- 牛白藤根
- 牛羊草结
- 牛肋筋
- 牛尾蒿
- 牛肺
- 糯米条
- 牛奶菜
- 如意草
- 糯稻根须
- 牛舌草
- 牛黄
- 牛毛毡
- 牛王肺筋草
- 凹裂毛麝香
- 牛尾参
- 牛耳枫根
- 阿尔泰扭藿香
- 糯米团
- 牛肾
- 矮叶书带蕨
- 牛肝菌
- 脓见愁根
- 双参
- 米仔兰
- 水红花子
- 牛毛草
- 暗紫贝母
- 牛耳岩白菜
- 牛脑
- 安息香
- 艾纳香根
- 牛眼珠
- 牛尾独活
- 牛尾菜
- 滇丹参
- 水百合
- 山肉桂
- 牛扁
- 仙人掌
- 狗头芙蓉
- 铜绿
- 土马鬃
- 黑乳菇
- 葛谷
- 盐肤子
- 鹅内金
- 棠梨
- 青脚莲
- 桃枝
- 玉簪花
- 短柱梅花草
- 枇杷叶露
- 刺竹叶
- 午香草
- 大树跌打
- 心叶兔耳风
- 隔山消
- 扒地蜈蚣
- 砂仁花
- 广玉兰
- 醋林子
- 青蛇藤
- 棱子芹根
- 多穗石柯叶
- 寒水石
- 麝香草
- 万年青根
- 榕树果
- 石彭子
- 铁浆
- 海底柏
- 无花果
- 蒙自木蓝
- 牡荆子
- 徐长卿
- 臭梧桐
- 偷筋草
- 绿珊瑚
- 青蒜
- 黄山药
- 蜀葵子
- 羊七莲
- 白蔻
- 小叶鹅掌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