糯米泔
《中华本草》:糯米泔
拼音注音
Nuò Mǐ Gān
别名
粘米泔水
英文名
Water in which glutinous rice has been washed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淘洗糯米时,第2次滤出的米泔水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
性味
甘;凉;无毒
功能主治
除烦;止渴。主霍乱;心烦口渴
用法用量
内服:加热温饮,100-200ml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糯米泔
拼音注音
Nuò Mǐ Gān
别名
粘米泔水(《本草述》)。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为淘洗糯米时,第二次滤出的米泔水。
性味
《纲目》:"甘,凉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①《梅师集验方》:"治霍乱,心悸,热,心烦渴,以糯米水清研之,(或)冷熟水混取米泔汁,任意饮之。"
②《纲目》:"益气,解毒。食鸭肉不消者,顿饮一盏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柞木枝
- 红橡木子
- 猫儿屎果
- 小花老鼠簕果
- 鸭脚黄连
- 山荆子
- 雪里见
- 空心莲子草
- 随手香
- 湿生扁蕾
- 兰花根
- 薤叶
- 月光花
- 锁阳
- 羊不食
- 血当归
- 老鸦胆叶
- 黄水茄
- 菜子七
- 竹象鼻虫
- 苦竹茹
- 紫玉簪
- 千斤拔
- 剪刀股
- 楝叶
- 茯苓
- 龙爪菜
- 猪鬃草
- 蓝桉根皮
- 幼油草
- 粉团花
- 东风菜
- 算盘子根
- 山螃蟹
- 堇叶山梅花
- 鸭皂树根
- 木香
- 建兰叶
- 台湾三颗针
- 毒蛆草
- 水马桑枝叶
- 鸡矢藤
- 鹈鹕毛皮
- 肉郎伞
- 指天椒
- 臭草
- 鸡骨柴叶
- 苍蝇草
- 豹骨
- 千金花
- 老鹤草
- 鱼脑石
- 白苏子油
- 鸡脚刺
- 大木通
- 虎牙
- 山枝根
- 蛤蟆草
- 脾寒草
- 过山枫
- 韭叶芸香草
- 茳芒
- 钮子瓜
- 糯芋
- 大叶骨牌草
- 樟树叶
- 水绵
- 高寒露珠草
- 绿百合
- 甘蓝
- 大叶蒟
- 橙皮
- 红活麻
- 珠果黄紫堇
- 驳骨丹
- 龙眼根
- 犁头草
- 伸筋草
- 蝌蚪
- 地筋
- 鳐鱼胆
- 墨地
- 甜茶藤
- 小接骨丹
- 碎骨仔树
- 红千层
- 疬子草
- 玉芙蓉
- 黄荆根
- 紫苏
- 炮仗花
- 腹水草
- 硼砂
- 黑沙蒿根
- 毛花洋地黄
- 鸬鹚骨
- 鸭脚木根
- 山砂姜
- 罗浮柿根
- 过墙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