糯芋
《中华本草》:糯芋
拼音注音
Nuò Yù
别名
窄叶大救驾
英文名
root of Great Willowherb, root of Fireweed
出处
出自《云南中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柳叶菜科植物柳兰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hamacnerion angustifolium (L.) Scop.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,除去地上部分及泥土,晒干,或鲜用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1-1.5m。根茎细长,圆柱状,节稍大、横走,外皮红褐色,节上生须根。茎直立,圆柱形,中空,无毛或被疏柔毛,通常不分枝,基部和上部带紫红以。叶互生,具短柄;叶片披针形,长7-15cm,宽1-3cm,先端渐窄,基部楔形,边缘有细锯齿或近于全缘,上面绿以,下面灰白,两面均被柔毛。总状花序顶生或单生于叶腋,花序轴紫红色,被短柔毛;苞片条状披针形,长1-2cm;花大,两性,红紫色,具长1-2cm的花柄;萼基部稍连合,先端4裂,裂片线状披针形,长1-1.5cm,外面被短柔毛;花瓣4,倒卵形,长约1.5cm,先端钝圆,基部具短爪;雄蕊8,不等长,向一侧弯曲,排成1轮;子房下位,4室,被柔毛,花柱先端4裂。蒴果窄细圆柱形,紫红色,长7-10cm,被期6-9月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根茎呈圆柱形,长短不等,直径约1cm。表面棕褐色,且纵皱纹,有芽痕和侧根痕,顶端呈疙瘩状,无臭,味甘淡。
性味
味辛;苦;性平;粘毒
功能主治
活血祛瘀;接骨;止痛。主跌打伤肿;骨折;风湿痹痛;痛经
用法用量
外用:煎汤,1-1.5g;或泡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研末调敷。
复方
治骨折,关节扭伤:鲜糯芋、树头发、五爪全龙。捣烂敷患处,五天换一次。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
各家论述
《云南中草药》:消肿止痛,接骨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糯芋
拼音注音
Nuò Yù
出处
《云南中草药》
来源
为柳叶菜科植物柳兰的根。秋季采集,洗净晒干,或鲜用。
性味
《云南中草药》:"辛苦,热,小毒。"
功能主治
《云南中草药》:"消肿止痛,接骨。"
用法用量
外用:鲜品捣敷,或用干品研末,酒调敷。
复方
治骨折,关节扭伤:鲜糯芋、树头发、五爪金龙。捣烂敷患处,五天换一次。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红筷子
- 薤叶
- 合掌消
- 西红花
- 环草
- 青叶苎麻根
- 黑沙蒿子
- 蚌兰花
- 皂角刺
- 苍耳囊虫
- 桦革裥菌
- 过江龙
- 铁轴草
- 吊灯笼
- 柱果木榄叶
- 黄心果
- 黄连
- 山高粱
- 脆蛇
- 鸡油菌
- 香槁树
- 福建柏
- 贯众
- 大荃麻
- 马蝗果
- 狐狸尾
- 牛抄藤
- 狮子尾
- 北沙参
- 山合香
- 红叶木姜子根
- 八仙过海
- 香石藤叶
- 合树菌
- 野亚麻
- 牛心果
- 矮脚苦蒿
- 簇生卷耳
- 酸模叶橐吾
- 土党参
- 木鳖子根
- 金爪儿
- 乌桕子
- 云杉球果
- 黎罗根
- 铁箍散
- 罗勒根
- 山麻杆
- 柏树
- 多齿蹄盖蕨
- 羽叶三七
- 拘那花
- 双肾参
- 饺剪藤
- 水虾草
- 象肉
- 獭肝
- 文蛤肉
- 射尿(虫另)
- 栎叶槲蕨
- 补血草
- 大金银花
- 白脂麻
- 旋复花
- 樱桃核
- 荠薴
- 青木香
- 白粉藤
- 公鸡头叶
- 水桐木
- 慈姑花
- 鮸鱼
- 枣核
- 千叶独活
- 小金挖耳
- 玉蜀黍根
- 鲱鱼
- 芥菜
- 方叶五月茶
- 驴脂
- 龙骨莲
- 细沙虫草
- 海南砂仁
- 蓼子草
- 万丈深
- 长梗郁李
- 花叶竹芋
- 石燕
- 水紫菀
- 五香草
- 山茱萸
- 地胆草
- 羊毛草根
- 桂枝
- 倒水莲
- 白乳菇
- 七叶子
- 七角风
- 绿豆芽
- 白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