矩圆线蕨
《中华本草》:矩圆线蕨
拼音注音
Jǔ Yuán Xiàn Jué
别名
大石韦、篦梳剑、中狭线蕨、边那坡草、水剑草、剑刀草、岩卜扇、一叶青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水龙骨科植物矩圆线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olysis henryi(Bak.)Ching[Gymnogramme henryi Bak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植株高30-70cm。根茎横生,密被褐色、卵状披针形鳞片,边缘有细锯齿。叶远生;叶柄长15-35cm,禾秆色,以关节着生于根茎;叶片光滑,长圆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,中部宽5-8cm,向基部急变狭,楔形小延,渐尖头,全缘;叶脉在斜上的侧脉间成网状,内藏小脉分叉或单一。孢子囊群线形,在中脉两侧的侧脉间斜出,伸达叶边;无囊群盖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-2000m的林下,成片聚生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江苏、浙江、湖北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甘;微寒
归经
肺;膀胱经
功能主治
凉血止血;利湿解毒。主肺热咳血;尿血;小便淋浊;痈疮肿毒;毒蛇咬伤;风湿痹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;鲜品30-12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筋骨草
- 粳米
- 荆芥根
- 苦瓜花
- 桑寄生
- 黄藨根
- 芥子
- 胶质鼠尾草
- 蒟酱
- 蒟蒻
- 箭叶苣
- 绛梨木
- 金刀菜
- 鹅首马先蒿
- 鹿藿
- 海金沙
- 焦栀子
- 蒟蒻薯
- 结香
- 江南桤木
- 矩镰荚苜蓿
- 江珧壳
- 苦楝子
- 荩草
- 大薸
- 刺瓜
- 碱黄鹌菜
- 蓟罂粟
- 莙荙菜
- 积雪草
- 荚囊蕨
- 江西金钱草
- 菊花苗
- 蒺藜苗
- 牛耳大黄
- 鹩哥舌
- 红葱
- 腊梅
- 稷米
- 结根草莓
- 田菁
- 芥菜
- 蒺藜
- 荚果蕨贯众
- 江南卷柏
- 绢毛木姜子
- 皂荚
- 地龙
- 龙须眼子菜
- 碱蓬
- 结血蒿
- 菅
- 雀脑
- 聚花风铃草
- 刺海松
- 绢毛苣
- 筋藤
- 羯布罗香
- 蚕蜕
- 红皮云杉
- 苣荬菜
- 浆果苋
- 荆三棱
- 荠菜
- 树韭菜
- 线叶金鸡菊
- 乌桕木根皮
- 心叶野海棠
- 荠菜花
- 武靴藤
- 通骨消茎叶
- 水黄杨木
- 小婆婆纳
- 山野豌豆
- 苎花
- 落葵
- 蜈蚣萍
- 竹节草
- 梓实
- 狗牙根
- 鸡眼草
- 焦槟榔
- 继木[檵木]
- 渐尖叶独活
- 苣荬菜花
- 粉绿藤
- 竹芋
- 铁苋
- 燕子尾
- 鲫鱼脑
- 三叶乌蔹莓
- 苦生叶
- 阔叶石韦
- 蜀葵
- 溪黄草
- 地肤子
- 飞蛾七
- 白子菜
- 冷水花
- 高山唐松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