矩圆线蕨
《中华本草》:矩圆线蕨
拼音注音
Jǔ Yuán Xiàn Jué
别名
大石韦、篦梳剑、中狭线蕨、边那坡草、水剑草、剑刀草、岩卜扇、一叶青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水龙骨科植物矩圆线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olysis henryi(Bak.)Ching[Gymnogramme henryi Bak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植株高30-70cm。根茎横生,密被褐色、卵状披针形鳞片,边缘有细锯齿。叶远生;叶柄长15-35cm,禾秆色,以关节着生于根茎;叶片光滑,长圆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,中部宽5-8cm,向基部急变狭,楔形小延,渐尖头,全缘;叶脉在斜上的侧脉间成网状,内藏小脉分叉或单一。孢子囊群线形,在中脉两侧的侧脉间斜出,伸达叶边;无囊群盖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-2000m的林下,成片聚生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江苏、浙江、湖北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甘;微寒
归经
肺;膀胱经
功能主治
凉血止血;利湿解毒。主肺热咳血;尿血;小便淋浊;痈疮肿毒;毒蛇咬伤;风湿痹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;鲜品30-12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见血住
- 尖尾风
- 梨果仙人掌
- 苦玄参
- 虎尾草
- 尖舌苣苔
- 苦良姜
- 见风消
- 接骨丹
- 苦木
- 竹茹
- 狗骨节
- 苦蓢树
- 虎头蕉
- 假连翘
- 短穗草胡椒
- 黄菀
- 冠果草
- 苦蘵果实
- 狗骨柴
- 柳絮
- 假苦瓜
- 昏鸡头
- 蜂蜡
- 葫芦茶
- 花蝴蝶根
- 丽江黄芩
- 海芙蓉
- 华山参
- 灯盏细辛
- 胡桃枝
- 湖北贝母
- 灰叶根
- 苦生叶
- 漏芦
- 荚果蕨贯众
- 黄杨木
- 苦天茄叶
- 肺心草
- 卵叶寄生
- 苤蓝
- 火殃簕
- 家麻树
- 黑络丸菌
- 黑心解
- 猫儿屎
- 狗脚草根
- 三轮蒿
- 鸭屎树
- 短柄菝葜
- 薄荷油
- 红丝线
- 真藓
- 酸猴儿
- 鼠矢枣
- 鲥鱼
- 鳖胆
- 竹节菜
- 菩萨鱼
- 鸡挂骨草
- 红子根
- 金光菊
- 牛角藓
- 麻柳果
- 铜绿
- 海南蒟
- 鸭胆子
- 雄黄
- 水椎木
- 苹
- 饭团根
- 爬藤榕
- 出山虎
- 黑葡萄液汁
- 观音茶
- 苤蓝叶
- 肥荚红豆
- 风箱树花
- 红果参
- 南鹤虱
- 短腺小米草
- 独花兰
- 博落回
- 荆三棱
- 葛仙米
- 短齿楼梯草
- 鳖肉
- 野亚麻
- 黑蚂蚁
- 滚龙草
- 麻鱼骨
- 蛇莓
- 沙梨
- 乌榄
- 乌梅
- 乌奴龙胆
- 蓝花扁竹
- 蛇目菊
- 丝棉木
- 万年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