角果木
《中华本草》:角果木
拼音注音
Jiǎo Guǒ Mù
别名
细蕊红树
英文名
Common Ceriops
出处
始载于《植物分类学报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红树科植物角果木的全株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erops tagal (Perr.) C.B.Rob.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鲜用或晒干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erops tagal (Perr.) C.B.Rob.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或小乔木,高2-5m,树干常弯曲,树皮灰褐色,有细小的裂纹;茎基部有很多小支柱根;枝有明显的环形叶痕。单叶,交互对生;叶柄长1-3cm;托叶长1-2.5cm;叶片革质,倒卵形至倒卵状长圆形,长5-12cm,宽2.5-4.5cm,先端钝或圆,基部狭长,全缘;中脉两面均凸起,侧脉不明显,光亮。聚伞花序常腋生于新枝近顶端的节上,具梗,长约2.5cm;花长约5.5mm;萼裂片5,裂片长圆形而小,花时直立,果时反卷;花瓣5-6,生于一个10-12裂肉质花盘基部,白以,长圆状倒卵形,长约3.5mm,先端微凹,有3-4条微小的棒状附属体;雄蕊10-12,长短相间,生于花盘裂片间;子房半下位,3室,花柱短。果棍棒状,长1-2cm,有宿存花萼。种子1,于果离母树前发芽,胚轴长棒状,稍柔弱,长15-30cm,中部以上略粗大。花期秋、冬季,果期冬季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滩红树林中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广东、海南等地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台湾、广东、海南等地。
化学成分
角果木树皮中富含鞣毛(tannin)[1]。枝中含1D-1-O-甲基-粘肌醇(1D-1-O-methyl-muco-inositos)[2]。
功能主治
解毒敛疮;止血。主疮疡溃烂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;或煎汤洗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株用作收敛剂,取树皮煮汁。可以止血。又可治恶疮。非洲海岸民间有取枝、叶煮汁为奎宁的代用品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睡菜根
- 秘鲁香胶
- 大冷水麻
- 白蓝翠雀花
- 狗宝
- 大头橐吾
- 黄花绿绒蒿
- 山佩兰
- 砒霜
- 青黛
- 小叶寄树兰
- 鸦跖花
- 云实蛀虫
- 篱栏网
- 大红青菜
- 白降丹
- 红景天
- 串铃草
- 齿缘草
- 荠薴
- 角茴香
- 两色乌头
- 面头叶
- 山牛毛毡
- 三朵云
- 紫铜矿
- 黄香薷
- 鲛鱼翅
- 绿豆芽
- 蒌油
- 白果树皮
- 莲雾
- 木兰寄生
- 鳖甲胶
- 石栗子
- 冷杉果
- 书带蕨
- 青丝龙
- 獐耳细辛
- 癞树叶
- 柳枝
- 石楠
- 芋
- 粗叶卷柏
- 乌豆根
- 野凤仙花
- 红毛叶马蹄香
- 土附子
- 水牛角浓缩粉
- 柿子
- 剑皮树菌
- 薅田藨根
- 金丝莲
- 牛肉
- 赤车使者
- 苏木蓝
- 啄木鸟
- 三铃子
- 火秧竻叶
- 蜈蚣藻
- 地钱
- 小麦苗
- 木瓜
- 天竺子
- 矮脚苦蒿
- 可爱花
- 雨韭
- 芦花
- 鱼脑石
- 水蛭
- 绿珊瑚
- 番薯藤
- 马肠薯蓣
- 黄花地丁
- 红叶甘橿
- 九节风
- 鞘菝葜
- 密枝问荆
- 花叶狗牙七
- 三十六荡
- 斑鸠木
- 钓杆柴
- 黄花菜
- 荠菜子
- 苦荞头
- 大飞扬草
- 银箔
- 硬水黄连
- 蘘荷
- 两面刺
- 细齿叶柃
- 山莓
- 茯神木
- 圆柏果
- 槠子皮叶
- 猫眼睛
- 破牛膝
- 小叶薄荷
- 水八角莲
- 钩钱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