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匙叶草
《中华本草》:金匙叶草
拼音注音
Jīn Chí Yè Cǎo
别名
黄花苍蝇架、黄子枝梅、黄里子白、干活草、石花子、金佛花
出处
出自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。《内蒙古中草药》:本品在内蒙古地区与二色补血草同等使用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白花丹科植物黄花补血草的花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imonium aureum (L.) Hill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或外用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10-35cm。全株无毛。基生叶常早凋;通常长圆状匙形至倒披针形,长1-4cm,宽0.5-1cm,先端圆钝,具短尖头,基部楔形下延为扁平的叶柄。花3-5(-7)朵组成聚伞花序,排列于花序分枝顶端形成伞房状圆锥花序;花序轴具小疣点,下部无叶,具多数不育小枝;苞片短于花萼,边缘膜质;花萼宽漏斗状,萼筒倒圆锥状,长3-4mm,干膜质,有5脉,具长柔毛,萼檐先端有5裂片,金黄色;花冠由5个花瓣基部联合而成,花瓣橙黄色,基部合生;雄蕊5,着生于花瓣基部;花柱5,离生,无毛,柱头圆柱形,子房倒卵形。蒴果包藏于萼内。夏季开花,秋季结果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戈壁、干燥沙地或草原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辽宁、内蒙古、宁夏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花多皱缩,黄色或淡黄色,外苞片宽卵形,先端钝,边缘窄膜质;第1内苞片倒宽卵圆形,边缘宽膜质。花萼漏斗状,等筒基部偏斜,密被细硬毛,萼檐金黄色或黄色,花冠黄色,5深裂,雄蕊5,生子花冠基部,子房狭倒卵形,花柱5。气微,味微咸。
性味
微辛;性凉
功能主治
散风热;解毒;止痛。主感冒发热;头痛;牙痛;齿槽脓肿;痈肿疮疖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g。外用:适量,煎水含漱;或煎水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金匙叶草
拼音注音
Jīn Chí Yè Cǎo
出处
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
来源
为白花丹科植物黄花补血草的花。夏、秋采集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15~20厘米。茎细、叉状分枝,茂密。根生叶小形,倒卵形,开花时常枯死。密集的穗状花序组成圆锥状花序;轴弯曲;花萼鲜黄色,膜质;花冠黄色,在萼筒内。
生境分布
生于干山坡、戈壁、干燥沙地上、干草原。分布辽宁、内蒙古、甘肃、宁夏、青海、新疆等地。
性味
淡,凉。
功能主治
止痛,消炎,补血。内服治神经痛,月经少,乳汁少,耳鸣;外用治各种炎症。
复方
①治感冒:金匙叶草一钱五分,水煎服。
②治牙痛,齿槽脓肿:金匙叶草,煎水含漱。
③治疮疖痈肿:金匙叶草,煎水外洗。(性味以下出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角花翠雀
- 丝瓜子
- 密花角蒿
- 三尖杉根
- 三棱马尾
- 金不换
- 三棱草
- 三爪龙
- 曼陀罗根
- 全蝎
- 乔木刺桐
- 三楞草
- 九龙吐珠
- 井底泥
- 金甲豆
- 酱头
- 倒罐子根
- 三枝标
- 角翅卫矛
- 上山虎
- 密花美登木
- 伞杨
- 九龙藤叶
- 奇林翠雀
- 假蒟叶
- 买麻藤
- 九州岛岛岛岛堇菜
- 假酸浆花
- 角果木叶
- 假蒟根
- 九牛力
- 刷把草
- 金珠柳
- 九香虫
- 假芫茜
- 十两叶
- 双肾参
- 四叶细辛
- 乔木紫珠
- 钻石风
- 山刺柏
- 千屈草
- 交连假瘤蕨
- 双籽棕
- 七叶胆
- 商陆花
- 山东肿足蕨
- 山乌珠根
- 金刚一棵蒿
- 剪夏萝
- 密花草
- 三钻风
- 金沸草
- 三品一枝花
- 角螺厣
- 四季海棠
- 三叶金锦香
- 假连翘叶
- 三翅铁角蕨
- 山佛手
- 升登
- 全光菊
- 金刚散
- 九节风
- 假葡萄
- 伞莎草
- 角果木
- 丝瓜皮
- 伞花马钱
- 升药底
- 金丝杜仲
- 山五味子
- 七叶莲
- 山姜花
- 假连翘
- 声色草
- 山乌龟
- 木兰花
- 上树咳
- 山慈姑叶
- 三花枪刀药
- 剪刀草
- 劲直酢浆草
- 千灵丹
- 七星草
- 金冠鳞毛蕨
- 九眼独活
- 伸筋草
- 丝毛毛毡草
- 曼陀罗叶
- 京大戟
- 假稻
- 七角枫
- 十二槐花
- 酒药花
- 金凤毛
- 七叶一枝花
- 三角泡
- 假木豆
- 金挖耳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