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叶柃
《中华本草》:金叶柃
拼音注音
Jīn Yè Línɡ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山茶科植物金叶柃的根、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urya aurea (Levl.) Hu et L. K. Ling[Rapaurea aurea Levl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去净泥土,鲜用,或晒干。
原形态
金叶柃 灌木,高2-3m。顶芽被微毛,嫩枝具两条棱脊,被微毛或稀无毛。叶革质,叶柄长3-5mm,无毛,上有凹槽;叶片椭圆形、长椭圆或卵状披针形,长4-8cm,宽1.1-2.6cm,先端渐尖,尖头钝,微凹,基部楔形或阔楔形,边缘具细齿,两面无毛,表面具金黄色腺点,干时更为明显,中脉在表面凹下,背面凸起,侧脉8-10对,网脉不明显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;花1-3朵腋生,花梗长2-2.5mm;雌花具2片小苞片,圆形,先端有黑色小腺点,无毛,萼片圆形,长约1.8mm,先端微凹,无毛,子房近球形,无毛,柱头先端3裂。果实球形或长卵形,直径2-3mm,无毛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100-1400m的山顶、山坡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涩;平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消肿止痛。主无名肿毒;脓疱疮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煎汤洗;或鲜品捣敷;或晒干研末调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锦香草叶
- 大白顶草
- 偷筋草
- 狗尾草
- 石楠
- 省雀花
- 山橘
- 烟管蓟
- 蜥蜴
- 海南茄
- 棕榈花
- 秃疮花
- 茅栗根
- 卷丝苦苣苔
- 构皮麻
- 乌桕木根皮
- 鲫鱼脑
- 假酸浆花
- 大红袍
- 车前草
- 藤槐
- 黄山五叶参
- 大避债蛾
- 黄皮叶
- 柿花
- 藤本夜关门
- 红川乌
- 九节风
- 芒叶小米草
- 旋鸡尾
- 华东瘤足蕨
- 丝瓜子
- 大串连果
- 细沙虫草
- 豆腐
- 淡菜
- 野芫荽
- 檵花叶
- 羊皮
- 华东木蓝
- 梁王茶
- 白菖
- 地星
- 毛茎马兰
- 翠雀花
- 鹅
- 金边兔耳
- 蓝叶棵
- 赤胫散
- 牛胆参
- 贯众
- 蟋蟀
- 马牙七
- 毛稔
- 猴头菌
- 千层楼
- 楮皮间白汁
- 人参条
- 仙人掌
- 蛇附子
- 海狸香
- 山麻雀
- 龙血树
- 箭杆风
- 水百合
- 金钱白花蛇
- 一点红
- 费菜
- 白鹇
- 牛筋草
- 蓝花绿绒蒿
- 樟树皮
- 金线兰
- 草苁蓉
- 美人蕉
- 虎牙
- 女金芦
- 虾蟆
- 猕猴桃根
- 红花点地梅
- 塔黄
- 大毛红花
- 树茭瓜果
- 沙冬青
- 蕉芋
- 白苏子油
- 三品一枝花
- 红椋子
- 野靛青
- 落葵
- 管南香
- 天仙果
- 万丈深
- 獭肝
- 蒙莸
- 华萝藦
- 铧尖草
- 风箱树
- 冰球子
- 黄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