疣果冷水花
《中华本草》:疣果冷水花
拼音注音
Yóu Guǒ Lénɡ Shuǐ Huā
别名
土甘草、铁杆水草、红水疳叶、竹节藤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疣果冷水花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lea verrucosa Hand.-Mazz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30-50cm。根状茎横走,常丛生。茎直立,不分枝,紫红色或黄褐色,无毛。叶对生,常生于茎的上部,膜质;叶柄长0.5-5cm;托叶三角状卵形,长约lmm;叶片椭圆形至椭圆状狭披针形,长3-13cm,宽1-4cm,先端渐尖至长尾状渐尖,基部楔形至钝圆,边缘具圆齿状锯齿,稀具浅锯齿,仅上面疏生短毛,钟乳体极小,纺锤形,在两面密布,基出脉3条,在上面明显隆起。雌雄异株;雄花序具长总梗,近直立,长2-4cm;雌花序具短总梗,为较密集的聚伞状伞房花序或密集呈簇生状,长0.5-1.5cm;雄花大,直径1.5-2mm,花被片4,雄蕊4;雌花小,长约0.5mm,花被片3,不等大。瘦果小,宽卵圆形,长约0.7mm,有疣状突起。花期4-5月,果期5-6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850-1100m的山坡沟边及溪谷阴湿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淡;微甘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消肿。主疖疮痈肿;水肿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鸡公柴果
- 对节树根
- 鲚鱼
- 鸡嗉子根
- 金纽子
- 田麻
- 贯众
- 长白假水晶兰
- 金盏草
- 金耳环
- 亮叶桦
- 薏苡叶
- 鸡腰果
- 石榴叶
- 巨紫堇
- 海螵蛸
- 金线风
- 鲛鱼
- 长叶山竹子
- 鸡蛋壳
- 鸡肉
- 鸡蛋果
- 大榆蘑
- 深裂黄草乌
- 鸡骨柴叶
- 鹅肉
- 法半夏
- 水蕨
- 绵马贯众
- 鸡谷草
- 水曲柳
- 牡荆茎
- 石山花椒
- 尖嘴林檎果
- 金花菜
- 茅膏菜
- 金线草
- 黄花地锦苗
- 臭梧桐子
- 杏叶防风
- 高粱泡根
- 药茴香
- 蛤仔壳
- 鸭脚黄边
- 大叶花椒茎叶
- 金金棒
- 木天蓼根
- 金钟茵陈
- 金线草根
- 狭萼半边莲
- 接气草
- 鸡蹼
- 蚕砂
- 吉祥草
- 惊风草
- 锡矿
- 鼠李根
- 丁香露
- 相思子
- 杏仁
- 没食子
- 金针菜
- 金锦香
- 韭菜
- 锯鲨翅
- 榉树皮
- 君迁子
- 锦鸡儿
- 五叶藤
- 景天
- 金石斛
- 嘉兰
- 凹朴皮
- 姜皮
- 臭李子
- 郁金
- 阿氏蒿
- 黄耆茎叶
- 吉利子树
- 吊灯花叶
- 鲫鱼头
- 鸡肉参
- 罗望子
- 虱婆草
- 鸡油菌
- 接骨木叶
- 接骨木根
- 砗磲肉
- 金线兰
- 益母草花
- 椒目
- 尖叶子打虫药
- 珂
- 鸡肾参
- 沙地娃儿藤
- 尖药花
- 建兰根
- 洋虫
- 金顶蘑
- 金腰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