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山芎穷
《中华本草》:玉山芎穷
拼音注音
Yù Shān Xiōnɡ Qiónɡ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台湾山芎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onioselinum morrisonense Hayata采收和储藏:春、秋季采挖,去其茎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台湾山芎,多年生草本,高60-100cm。叶片二回羽状全裂,卵形至三角形,长达15cm,宽约12cm;叶柄长5-10cm,基部鞘状;一回裂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,通常深裂。复伞形花序直径约5cm;伞辐10;小伞形花序具花15,小总苞片丝状;花白色;花瓣先端内折;萼齿不发育。果实背腹略扁;花柱反曲。每棱槽内油管4-5,合生面油管8-9。
生境分布
分布于我国台湾。
性味
味苦;性温
功能主治
散风;理气;止痛。主头痛;肝郁胁痛;脘腹胀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丁茄
- 紫地榆
- 益智仁
- 竹卷心
- 大花卫矛果
- 半春莲
- 和合草
- 驳骨草
- 子楝树叶
- 夏蜡梅
- 兔头骨
- 忽布筋骨草
- 光叶石楠
- 轻粉
- 胡桃壳
- 子楝树根
- 代代花枳壳
- 大花剪秋罗
- 草藤乌
- 皂角菌
- 鬣羚骨
- 密穗砖子苗
- 倒根蓼
- 小扁草
- 玉竹
- 胜红蓟
- 华南铁角蕨
- 野西瓜苗子
- 都咸子
- 明党参
- 野辣烟
- 巴戟天
- 驴断肠
- 荠苨苗
- 黄花地桃花
- 马鬐膏
- 红辣蓼
- 地菍根
- 卵叶水芹
- 单条草
- 卷茎蓼
- 大风药叶
- 咖啡
- 石莲
- 夏丸
- 定经草
- 风箱树
- 旋鸡尾
- 白猪母菜
- 沙七
- 赤小豆花
- 蔗鸡
- 铁棒锤茎叶
- 牛奶子
- 白花菜
- 凤眼草
- 蒲州豉
- 小石松
- 细叶马料梢
- 细锥香茶菜
- 柘树果实
- 茶花
- 珠儿参
- 山麻杆
- 广西美登木
- 柳白皮
- 星状风毛菊
- 蔓胡颓子叶
- 长白鱼鳞松
- 金钟花
- 棕树根
- 百药煎
- 红小麻
- 多脉鹅耳枥
- 乌鸦头
- 蓝花龙胆
- 白紫草
- 花叶假杜鹃
- 骑马参
- 鷩雉
- 乌鸦胆
- 海龟胶
- 厚叶旋蒴苣苔
- 东风菜
- 蚺蛇膏
- 小岩白菜
- 早禾树
- 糯米藤
- 八节毛
- 粘毛鼠尾草果
- 广枝仁
- 蝮蛇蜕皮
- 山绿茶
- 丝绵木
- 山棯叶
- 针叶火绒草
- 锥连栎
- 藏红花
- 詹糖香
- 蜘蛛果茎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