瘿花香茶菜
《中华本草》:瘿花香茶菜
拼音注音
Yǐnɡ Huā Xiānɡ Chá Cài
别名
八厘麻、八棱麻、野苏、野紫苏、白野紫苏、野藿香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瘿花香菜菜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abdosia rosthornii(Diels)Hara[Plectranthus rosthornii Diels.Isodon rosthornii (Diels)Kudo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瘿花香茶菜,直立草本,高0.6-1.2m。根多数,纤维状。茎下部半木质,钝四棱形,具四深槽,常带紫色,具条纹,密被短柔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0.5-5cm,密被短柔毛;叶片宽卵圆形或近圆形,向两端变小,长4-11cm,宽2.5-7cm,先端渐尖,基部宽楔形,骤然渐狭下延至具翅的叶柄,边缘具圆齿状锯齿,上面沿脉上密被短柔毛,余部散布小刺毛及腺点,下面沿脉上被短柔毛,明显具腺点。狭圆锥花序自茎中部以上腋生及顶生,长5-15cm,腋生者常短于叶片,由疏离的聚伞花序组成,聚伞花序通常3花;苞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,短于花梗;小苞片线形,微小,长约1mm;花萼极易生虫瘿而变形,呈长圆形,长可达1cm,外密被微柔毛,正常者宽钟形,长达2.5mm,口嘀咕宽达3mm,外面沿肋及边缘略被微柔毛,余部具腺点,明显3/2式二唇形,深裂至1/2或以下上唇3齿,齿靠合,三角形,短小,锐尖,常外反,下唇2齿,齿靠合,长三角形,锐尖,果时花萼增大;花冠白、紫白、淡紫、紫至紫蓝色,长达5.5mm,外疏被短柔毛及腺点,基部上方具极大的浅囊状突起,由于花萼上唇外反而明显露出萼外,上唇长2mm,宽3mm,先端具4圆裂,下唇近圆形,内凹舟形;雄蕊4,内藏或微露出,花丝扁平,中部以下具髯毛;花柱丝状,先端相等2浅裂;花盘环状。成熟小坚果卵圆状球形,具腺点。花期8-9月,果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旷山 坡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南部、贵州西北部及东北部。
化学成分
叶含乙酰瘿花香茶菜素甲和乙(rosthornin A、B),瘿花香茶菜甲素(rosthorin A),冬凌草乙素(ponicidin),冬凌草甲素(oridonin)。
性味
味辛;微苦;性平
功能主治
疏风胜湿;化痰止咳;散瘀止痛。主伤风感冒;风湿痹痛;咳嗽痰多;跌打瘀肿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马鞍叶
- 水细辛
- 三叉凤尾蕨
- 青棉花藤叶
- 青藤
- 粤万年青
- 黑穗石蕊
- 黑草
- 狗骨柴
- 雀麦
- 青皮树
- 管南香
- 麻风树
- 青蛇莲
- 缘毛筋骨草
- 甘青青兰
- 青海马尾连
- 鹊
- 马蹄荷根
- 瓜蒌
- 扁担蒿
- 黄颔蛇头
- 马肠薯蓣
- 青活麻
- 雀榕根
- 水火麻
- 水玉簪
- 甘木通
- 甘草梢
- 水毛花根
- 水田碎米荠
- 水松皮
- 鳍蓟
- 狗蚁草
- 山茱萸
- 青葙
- 金背枇杷果
- 黄金菊根
- 水桐木
- 麻黄
- 青头雀
- 麦撇花藤
- 硬飘拂草
- 马齿苋
- 麻鱼胆
- 小乌泡
- 管仲
- 玉带根
- 水牛皮
- 麻根
- 三十六荡
- 水梨藤
- 玉龙鞭
- 马蔺
- 黑沙蒿根
- 玉蜀黍苞片
- 鲫鱼
- 小飞蓬
- 鸡根
- 鸡骨草
- 茶油
- 鸡爪芋
- 匐地龙
- 鸡冠子
- 鸡毛狗
- 鸡骨柴叶
- 鸡脑
- 云苔草
- 红酸杆
- 蝮蛇
- 臭苜蓿根
- 交剪草
- 大夜关门根
- 绣球花
- 桂竹香
- 万丈深
- 虎掌南星
- 蝎子七
- 赤瓟
- 猫儿屎
- 倒罐子根
- 四叶参
- 野核桃油
- 喜树皮
- 野鸦椿子
- 九龙藤
- 透明草
- 荚蒾根
- 仙人球
- 石蟾蜍
- 白猪鼻孔
- 海州骨碎补
- 空心花
- 理石
- 细轴荛花
- 海狸香
- 红萆薢
- 山蚂蝗
- 假鹰爪根
- 毛叶黄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