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红豆蔻果
《中华本草》:云南红豆蔻果
拼音注音
Yún Nán Hónɡ Dòu Kòu Guǒ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姜科植物节鞭山姜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lpinia conchigera Griff采收和储藏:秋季果实熟时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节鞭山姜,多年生丛生草本,高1.2-2m。叶柄长5.10mm;叶舌全缘,长约5mm,被绒毛或无毛;叶片披针形,长20-30cm,宽7-10cm,先端争尖,基部钝,除边缘及叶背中脉上被短毛柔毛外,余均无毛。圆锥花序长20-30cm,通常仅有1-2个分枝,第2级分枝多具短,长约1。5cm,上有4-5枚小苞片;小苞片漏斗状,长3-4mm;花呈蝎尾状聚伞花序排列,小花梗长3-5mm;萼杯状,长3-4mm,淡绿色,3裂;花冠白色或淡青绿色,外被毛,花冠管与萼等长,裂片长5-7mm;唇瓣倒卵形,长5mm,内凹,淡黄或粉红而具红条纹,基部具紫色痂状体遮住花冠管的喉部;侧生退化雄蕊正方形,长1.5mm,红色,花丝细长,长mm,淡黄至淡红,花药长2mm;子房无毛,梨形,亮绿色。果鲜时球形,干时长圆形,守0.8-1cm,枣红色,内有种子3-5颗,芳香。花期5-7月,果期9-1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20-1100m的山坡密林下或疏阴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、沧源等地。
性味
味辛;性温
功能主治
温中散寒;理气健胃。主脘腹冷痛;食滞不化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6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五加皮
- 旱柳
- 商陆
- 鸭嘴癀
- 九节风
- 地盘松球
- 海螺厣
- 铁扇子
- 窿缘桉叶
- 鹳骨
- 海月壳
- 大叶酸藤子
- 细叶桉
- 黄金菊根
- 鸦葱
- 叶下红
- 野桂花
- 三角泡
- 五色梅叶
- 荜茇根
- 柚
- 朝天子
- 四大天王
- 九子连环草
- 大叶接骨藤
- 海虾壳
- 葡萄藤叶
- 老鸦柿
- 狼紫草
- 酱头
- 剪红纱花
- 金鸡纳
- 苏木蓝
- 枕材
- 粳米
- 竹卷心
- 琉璃草根
- 撒发
- 蟹爪
- 麦门冬
- 牛奶树子
- 肥荚红豆
- 子楝树根
- 檵花
- 剑花
- 羊肝
- 金橘
- 蘘荷花
- 椒蒿
- 绛梨木叶
- 玉簪花
- 桃子
- 尖连蕊茶根
- 猪髓
- 土附子
- 白千层
- 粟米草
- 鰕虎鱼
- 樟脑
- 紫丁香
- 地柏
- 红帽顶
- 蓝叶藤
- 甘菊
- 高粱根
- 石瓜子
- 水草乌
- 散血子
- 独蕨箕
- 百灵草
- 碱蓬
- 天仙果
- 葎草根
- 水龙
- 紫阳花
- 干漆
- 藕粉
- 钩吻
- 洪连
- 黄鲴鱼
- 紫苏苞
- 柠条
- 毛瓣绿绒蒿
- 柿花
- 紫河车
- 圆萼刺参
- 红鬼笔
- 泡桐树皮
- 马兰
- 小金牛草
- 柴桂
- 地筋
- 臭藤子
- 红皮云杉
- 刺柏
- 紫花地丁
- 狼油
- 榕树皮
- 省沽油根
- 粗叶卷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