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叶马兰
《中华本草》:全叶马兰
拼音注音
Quán Yè Mǎ Lán
别名
全缘叶马兰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全叶马兰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Kalimeris integrtifolia Turcz. Ex DC. [Asteromoea Pekinensis Hance]采收和储藏:8-9月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全叶马兰 多年生草本,高30-70cm。直径长纺锤形。茎直立,单生或数个丛生,中部以上有近直立的帚状分枝,被细硬毛。叶互生;中部叶多而密,无柄,叶片条状披针形、倒披针形或长圆形,长2.8-4cm,宽0.4-0.6cm,先端钝或渐尖,常有小尖头,基部渐狭,边缘稍反卷,下面灰绿,两面密被粉状短绒毛,中脉在下面突起;上部叶较小,条形。头状花序单生枝端并排成疏伞房状;总苞半球形,径7-8mm,长约4mm,总苞片3层,外层近条形,长约1.5mm,内层长圆状披针形,长达4mm,上部草质,具粗短毛及腺点;舌状花1层,管部长约1mm,具毛,舌片淡紫色,长约11mm,宽约2.5mm;管状花花冠长约3mm,管部长约1mm,有毛。瘦果倒卵形,长约2mm,宽约1.5mm,浅褐色,扁平,有浅色边肋,或一面有肋而果呈三棱形,上部有短毛及腺;冠毛带褐色,长0.3-0.5mm,不等长,易脱落。花期6-10月,果期7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林缘、灌丛、路旁。资源分布: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部、醅和中部。
药理作用
1.镇咳作用:全叶马兰全草及根、茎、叶乙醇提取物,对小鼠喷雾浓氨水致咳所需时间(EDT50)有非常显着的延长作用。全草延长EDT50达 196%,根174%,茎141%,叶145%。说明全草、根止咳作用非常显着;茎。叶亦有显着的止咳作用,作用弱于可待因。对豚鼠的镇咳作用,全草作用最强,其次是茎,而根、叶作用较弱。全草还能增强可待因的镇咳作用。2.对神经系统的作用:全叶马兰的乙醇提取物5g/kg皮下注射,对苯甲酸钠咖啡因和电刺激引起的小鼠惊厥有明显的对抗作用,并能加强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,以全草作用最强,而对自发活动的影响较小。
性味
味苦;性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止咳。主感冒发热;咳嗽;咽炎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枪花药
- 细柄薯蓣
- 心叶野海棠
- 赤小豆叶
- 棱子芹根
- 南瓜蒂
- 土沙参
- 狭叶败酱
- 小蒜
- 山羊肝
- 大叶千斤拔根
- 小金樱
- 大金发藓
- 白花藤
- 大黄花
- 水棉花
- 奶椎
- 甜果藤
- 柱果木榄叶
- 墓头回
- 红瑞木
- 笔仔草
- 田野卷耳
- 花南星
- 大脚菇
- 乌蛇膏
- 透骨草
- 东廧子
- 海螺厣
- 小白绵参
- 细叶乌蔹莓
- 水麻根
- 公鱼
- 直杆蓝桉叶
- 玛瑙
- 匍匐滨藜
- 红对节子
- 蒺藜根
- 石南叶
- 头巾草
- 咖啡
- 黎罗根
- 桂木根
- 白线蛇
- 羊肚
- 蓼大青叶
- 铁杆蒿
- 指甲兰
- 苍耳
- 南亚新木姜
- 地血香
- 腐卑
- 白石榴花
- 连香树果
- 伽果
- 豆角柴
- 金花草
- 雕头
- 华卫矛
- 榆拟层孔菌
- 白背叶
- 黄寿丹
- 小鬼钗
- 黄蜀葵
- 秦岭耧斗菜
- 两广瘤足蕨
- 大马哈鱼
- 水仙桃
- 小黄树
- 绣球花
- 琉璃草果实
- 马蔺子
- 梧桐根
- 白果根
- 梁王茶
- 大树甘草
- 芦荟根
- 斜叶榕
- 臭威灵
- 稀花蓼
- 田螺壳
- 西南石梓
- 野黄麻
- 合欢花
- 滑叶跌打
- 龙眼梳
- 降真香
- 峨眉观音座莲
- 竹林消
- 羊七莲
- 云锦杜鹃
- 对对参
- 石碱
- 茅苍术
- 鸭公青
- 鹿肉
- 云南柴桂
- 厚叶沿阶草
- 黄稔根
- 扶桑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