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南樟皮
《中华本草》:越南樟皮
拼音注音
Yuè Nán Zhānɡ Pí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樟科植物越南樟的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innamomum tonkinense(Lec.)A.Chev.[Cinnamomum albiflorum Nees var.tonkinensis Lec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切碎,晒干。
原形态
越南樟常绿乔木,高达30m。树皮灰褐色,枝条呈褐色,无毛,幼时略被微柔毛,后渐脱落无毛。叶互生或近对生;叶柄长5-15mm,无毛;叶片卵状长圆形、卵状披针形或长圆形,长6-17cm,宽2.5-5.5cm,先端短渐尖,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,全缘,上面绿色,光亮,无毛,下面白绿色,疏破细微柔毛,离基三出脉,中脉和侧脉在叶上面不明显,下面凸起,侧脉向叶缘一侧有6-7条支脉,横脉波状,上面不明显,下面略明显,革质。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,长2.5-6cm,被灰白色丝状短柔毛,分枝末端具3朵花作聚伞状排列;花两性,长约5mm,白色;花梗长5-7mm,被灰白色丝状短柔毛;花被筒倒锥形,长约2mm,花被裂片卵形,长约6mm,先端锐尖,外轮裂片宽3.5mm,内轮宽3mm,外面疏被微柔毛,内面密被微柔毛;能育雄蕊9,花药背面和花丝被短柔毛,第1、2轮雄蕊长约3mm,花药卵形,4室,内向瓣裂,花丝比花药稍短,无腺体,第3轮雄蕊长约4mm,花药长圆形,4室,侧外向瓣裂,花丝比花药稍短,中下部有1对心形腺体;退化雄蕊3,长约2mm,箭头状,柄短,位于最内一轮;子房卵球形,长约1.5mm,略被微柔毛,花柱长3.5mm,柱头盘状。果实卵球形,长约1.3m,宽约9mm;果托浅杯状,长6mm,宽9mm,先端平截。花期4-5月,果期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常绿阔叶林中潮湿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东南部。
性味
辛;甘;温
功能主治
温经祛寒;止痛。主肾虚腰痛;关节疼痛;脘腹冷痛;风寒感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5-1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石刷把
- 红吹风
- 栉叶蒿
- 鸡雪莲
- 肉珊瑚
- 爬山虎
- 雪乌
- 牛齿
- 江珧柱
- 诃子
- 刺蓬花
- 桂木干
- 粉霜
- 蛤蟆草
- 野兔骨
- 千层楼
- 雕骨
- 紫色翼萼
- 阿利藤
- 七里香
- 长柄臭黄荆
- 雪山芪
- 屎咕咕
- 短齿楼梯草
- 胃友果
- 鸡尾木
- 鸡肉
- 猪毛草
- 飘拂草
- 真藓
- 瓦韦
- 披针叶卫矛
- 马蔺根
- 浙江铃子香
- 尖叶唐松草
- 桃枝
- 杉叶
- 齿叶草
- 蜂毒
- 毛叶柿叶
- 荷叶
- 白豆
- 兰竹参
- 三枝叶
- 老虎耳根
- 松树梢
- 蜀葵花
- 蛇胆草
- 水葫芦苗
- 酸枣树皮
- 紫花景天
- 望江南子
- 锁阳
- 鼠
- 高山龙胆
- 蒲桃
- 文竹
- 蓑草
- 棱子芹根
- 蛇菰
- 兔打伞
- 鸡桑叶
- 不凋木
- 药王茶
- 苞叶木
- 红丝线
- 野兔毛
- 石榴皮
- 冷杉果
- 蝗虫
- 香根芹
- 胭脂木
- 大草乌
- 槐枝
- 赛葵
- 雀榕叶
- 山蒿
- 泽泻实
- 红天葵
- 青羊参
- 西红柿
- 鱼油
- 岭南杜鹃
- 睡菜
- 矮子常山
- 鮸鱼
- 鹿梨根皮
- 聚花风铃草
- 蜗牛
- 香秋海棠
- 鲨鱼胎
- 芡实
- 紫燕草
- 节节草
- 蛇退步
- 黄鳝藤根
- 八仙过海
- 西洋参
- 金樱叶
- 广东耳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