斑点虎耳草
《中华本草》:斑点虎耳草
拼音注音
Bān Diǎn Hǔ ěr Cǎo
英文名
blotch saxifraga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虎耳草科植物斑点虎耳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xifraga punctata L.
原形态
斑点虎耳草 多年生草本,高22-33cm。根茎较粗,有多数须根。茎疏被腺柔毛。基生叶数枚莲座状;叶柄长3-10cm,疏被腺柔毛;叶片肾形,长1.6-5.5cm,宽1.9-6.5cm,先端钝尖或急尖,或有短尖头,基部心形,上面被腺柔毛,下面无毛,边缘有锯齿,并具腺睫毛。聚伞花序圆锥状;多花,花梗疏生短柔毛及腺毛,长2-15cm;苞片线状披针形或线状条形,长1-5mm;花萼紫色,5深裂,无毛,花开放时反卷,阔卵形至卵形,长约1.3mm花瓣5,白色或带粉红色,有橘黄色斑点,卵状长椭圆形,基部箭形,有短爪;雄蕊10,稍短于花瓣,花约近圆形,花丝棒状;子房2室,由2心皮构成,下部合生;花柱分离。蒴果,长约3mm,先端具2喙状。种子多数。花期6-7月,果期7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600-2300m的红松林下、河边及林缘等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地区。
形状
根茎圆柱形,多分枝,长约4cm,粗细不一,具多数须根;表面灰褐色至灰黑色,具毛状小鳞叶。叶基生,叶片卷曲皱缩,完整者展平后呈肾形,暗灰色,长1-4cm,宽2-6.5cm,先端钝或急尖,基部心形,边缘有锯齿并具睫毛,上面有腺柔毛;叶柄长3-10cm,几无毛。花葶长约30cm,疏生柔毛;圆锥花序疏有短柔毛及腺毛,花多数,白色或带粉红色,有的可见果实,2果瓣上部叉开,基部合生。气微,味苦、辛。
性味
苦;平
归经
入心经
功能主治
解毒消肿。主疮痈肿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草:用于疔疮肿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莲状绢毛菊
- 白三百棒
- 菱粉
- 葎草果穗
- 白叶花柴
- 莲衣
- 莲叶橐吾
- 菱
- 落花生
- 落花生油
- 白僵蚕
- 菱叶
- 莲子
- 落叶梅
- 蓝叶棵
- 白叶刺根
- 猪殃殃
- 菱叶山蚂蝗
- 落地小金钱
- 莲生桂子花
- 蒌油
- 波棱瓜
- 睡菜根
- 柳叶菜花
- 野鸦椿花
- 野葱
- 水鸡油
- 寄生藤
- 蟹爪
- 显脉罗伞
- 岩松鼠骨
- 野葡萄藤
- 大叶紫薇
- 小苦参
- 一味药
- 青杠碗
- 白狼毒
- 大花列当
- 滨旋花
- 山半夏
- 茶绒
- 墨汁鬼伞
- 蓝锭果
- 黄桷浆
- 山檨叶泡花树
- 柠檬皮
- 甜草
- 小麦
- 野漆树叶
- 金腰燕
- 垂丝卫矛
- 玉柏
- 三叶槭根
- 石上瓜子菜
- 铰剪藤
- 鹿角
- 筋藤
- 卤碱
- 毛冬瓜根
- 狗舌草
- 鲎壳
- 草本三角枫
- 丰花草
- 海带根
- 羊耳蒜
- 樟木
- 黄羊油
- 紫阳花
- 肾炎草
- 湖广草
- 水泽兰
- 过山风
- 翠雀花
- 冷水花
- 吴茱萸根
- 番石榴干
- 山槟榔
- 测试
- 葱汁
- 橘红珠
- 制草乌
- 小黄泡
- 樟树叶
- 小茜草
- 石蜈蚣
- 刺菱根
- 单面针
- 窝儿七
- 罗布麻叶
- 吊山桃
- 野漆树根
- 大叶凤仙花
- 蔓赤车
- 牛尾菜
- 苦菜根
- 牛奶树
- 刚毛尖子木
- 向日葵茎髓
- 大鲵
- 向阳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