迭裂黄堇
《中华本草》:迭裂黄堇
拼音注音
Dié Liè Huánɡ Jǐn
别名
厚翅紫堇。
英文名
Thickwing Corydalis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罂粟科植物迭裂黄堇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orydalis dasyptera Maxim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连根采挖,洗净,阴干或晒干。
原形态
迭裂黄堇 多年生草本,高5-35cm,铅灰色,无毛。直根细长,不等粗纤维状扭曲,多少呈马尾状,长约10cm。根茎圆柱形纤细,长5-10cm,上端覆有鳞片。茎l-2条,簇生,通常不分枝。基生叶5-8枚;叶柄长2-10cm,基部鞘状;叶片轮廓狭长圆形,与柄等长,宽1.7-2.5cm,羽状全裂,裂片7-15,无柄,再2-3深裂,末回裂片卵形至倒卵形,全缘,近革质,常覆瓦状叠压;茎生叶无或1枚,形小,柄短。总状花序项生,长2-8cm,紧密着生花5-15朵;苞片下部者羽状深裂,上部者不裂;花梗长10-15mm,短于苞片;萼片小,先端具齿;花冠黄棕色至淡黄色,长16-21mm,外轮上花瓣的辩片卵状兜形,背部鸡冠状突起高且延伸至距的中部,距圆筒形,长约为全瓣长的1/2,外轮下花瓣爪部膨大成卵形,略凹陷;子房长圆形,长为花梗2倍,柱头方形至戟形,顶端2浅裂。蒴果长圆形,长约12mm,宽约2.5mm。种子2列,4-6枚,圆球形,直径约2mm,黑色,有光泽。花期6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500-4800m的高山草地岩石缝中或疏林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甘肃、青海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苦;涩;寒;有毒
归经
心;肝;胃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止血敛疮。主热病高热;黄疸型肝炎;肠炎;外伤出血;疮疡溃后久不收口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末,2-3g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有止血敛疮的功能。用于外伤出血,痈疽,疮疡,破溃久不收口,高烧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瑞苓草
- 瑞香
- 箬叶
- 短柄南蛇藤果
- 豆角柴
- 短腺小米草
- 短叶蹄盖蕨
- 鞑新菊
- 达仑木
- 人参娃儿藤
- 九眼独活
- 香青
- 钝叶蔷薇
- 玳瑁
- 钝齿铃子香
- 盾叶莓
- 小罗伞
- 马蹬草
- 雪上一枝蒿
- 雀卵
- 鸡肠
- 鼠矢枣
- 臭李子
- 铅粉
- 蚌兰叶
- 马蹄蕨
- 对叶榕
- 澄茄子
- 风轮菜
- 望月砂
- 火赤链蛇
- 蜈蚣藤
- 耐冬果
- 麦奴
- 羚羊肉
- 硫黄
- 鹅肉
- 艾实
- 醉鱼草
- 黄麻梗虫
- 爬山虎
- 鸡毛菜
- 牛巴嘴
- 马骨
- 峨屏草
- 跳八丈
- 香水月季
- 鹅绒藤
- 长叶紫珠
- 长毛柃叶
- 通骨消根
- 钓鱼秆
- 地杨梅
- 铁
- 铁树
- 直立百部
- 虎斑游蛇
- 陈冬菜卤汁
- 猴楠
- 鳍蓟
- 鲫鱼
- 蝤蛴
- 鹿胆
- 葛枣
- 荷蒂
- 桂枝
- 西藏鸡爪草花
- 石米
- 荚蒾
- 腊梅
- 菝葜
- 臭黄荆根
- 鼍肉
- 地茄子
- 石膏
- 甘遂
- 石腊竹
- 丁蛎
- 蝙蝠
- 桃枝
- 血榧
- 西南山茶
- 柃木
- 桔梗
- 黄山五叶参
- 枸骨子
- 刺苞南蛇藤果
- 杏花
- 臭草
- 土贝母
- 地蜂子
- 石枣子
- 木竹子
- 千里马
- 大尾摇
- 南瓜瓤
- 天冬
- 跌打老
- 辛夷
- 磨盘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