鬼灯笼根
《中华本草》:鬼灯笼根
拼音注音
Guǐ Dēnɡ Lonɡ Gēn
别名
土骨皮
英文名
Root of Redcalyx Glorybower
出处
出自《本草求原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马鞭草科植物灯笼草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lerodendron fortunatum L.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,洗净,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,高棕达2.5m。嫩枝密被黄褐色短柔毛,小枝暗棕褐色髓部干后不中空。单叶对生;叶柄长0.5-3cm,密被黄褐色短柔毛;叶片纸质,长椭圆形、椭圆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,长5-17cm,宽1.5-5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至宽楔形,全缘或波状缘,表面疏被短柔毛,背面密被黄色腺点,沿叶脉被短柔毛。聚伞花序腋生,1-3闪分歧,有花3-9朵;花序梗与苞片均密被棕褐色短毛;花萼紫红色,膨大似灯笼,具5棱,长1-1.3cm,外面被短毛,先端5深裂,裂片宽卵形,渐尖;花冠淡红色或白色而稍带紫色,外面被毛,先端5裂,裂片长圆形,长约6mm;雄蕊4,与花柱同伸出花冠外;柱头2裂。核果近球形,直径约5mm,熟时深蓝绿色,藏于宿萼内。花果期6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坡、丘陵、村旁、路边及旷野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南部和福建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苦;寒
归经
心;肺经
功能主治
清热;解毒;凉血;消肿。主感冒发热;咳嗽;咽痛;衄血;赤痢;疮疥;瘰疬;跌打肿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或捣敷。
复方
治血瘙身痒:鬼灯笼根皮五钱,猪肉皮四两。水煎服。 (《陆川本草》)
各家论述
1.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消热毒,洗脚烂疮疼痛,用白灯笼和盐酸强煲酒饮,即止痛消肿。跌打亦用。红者旺血,白者消毒。2.《岭南采药录》:治疝气,消跌打红肿,疬核;腹中结块,按之坚痛,捣敷之。3.《陆川本草》:凉血清肝,退热解毒。治血热衄血,热病赤痢。4. 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清热解毒,止咳定痛。治感冒发烧,咽痛,咳嗽,肺结核;胃病,腹痛;疔疮疖肿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鬼灯笼根
拼音注音
Guǐ Dēnɡ Lonɡ Gēn
别名
土骨皮(《陆川本草》)。
出处
《本草求原》
来源
为马鞭草科植物灯笼草的根或根皮。秋季采。
性味
苦,寒。
①《本草求原》:"苦甘,平。"
②《岭南采药录》:"味岩,性寒。"
③《陆川本草》:"性凉,味淡。"
功能主治
清热,解毒,凉血,止痛。治感冒发热,咳嗽,咽痛,衄血,赤痢,疮疥,瘰疬,跌打肿痛。
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"消热毒,洗螆脚烂疮疼痛,用白灯笼和盐酸蔃煲酒饮,即止痛消肿。跌打亦用。红者旺血,白者消毒。"
②《岭南采药录》:"治疝气,消跌打红肿,疬核;腹中结块,按之坚痛,捣敷之。"
③《陆川本草》:"凉血清肝,退热解毒。治血热衄血,热病赤痢。"
④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清热解毒,止咳定痛。治感冒发烧,咽痛,咳嗽,肺结核;胃痛,腹痛;疔疮疖肿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煎水洗或捣敷。
复方
治血瘙身痒:鬼灯笼根皮五钱,猪肉皮四两。水煎服。(《陆川本草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葛根
- 葛藟
- 江珧柱
- 草苁蓉
- 大叶蒟
- 乌榄核
- 风藤草
- 酸水草
- 淡秋石
- 海虾壳
- 八节毛
- 勒马回
- 山莨菪
- 牛胆参
- 托里贝母
- 土草果
- 田高粱
- 铁苋
- 调经草
- 土荆皮
- 粉萆薢
- 福参
- 桐叶千金藤
- 龙珠
- 山慈姑叶
- 太白花
- 米皮糠
- 土色牛肝菌
- 大百解薯
- 松笔头
- 兴安升麻
- 松打七
- 松针
- 松叶
- 篦梳剑
- 水流豆
- 松香
- 老鼠瓜
- 松蕈
- 金钱苦叶草
- 桑叶露
- 老蛇头
- 橘叶巴戟
- 冬瓜子
- 锅铲叶
- 水罗伞
- 老头草
- 水兰叶
- 树救主
- 土附子
- 桑瘿
- 迎春花
- 桑黄
- 披叶苔
- 红花
- 毛桐
- 北鹤虱
- 寄生藤
- 密花美登木
- 唇香草
- 桑芽
- 桑叶汁
- 小喇叭
- 祖司麻
- 罗布麻叶
- 白粉藤
- 树甘草
- 石南藤
- 萆薢
- 金鱼
- 龙胆
- 荭草
- 孔雀草
- 角茴香
- 五爪龙
- 商陆花
- 包谷火焰包
- 马蔺叶
- 豆腐皮
- 野香茅
- 抽筋草
- 金银花露
- 小叶莲
- 糯米团
- 费菜
- 醉鱼草花
- 延胡索
- 二郎剑
- 瓜蒌皮
- 湖北海棠
- 朴树果
- 珍珠莲根
- 五代同堂
- 升药
- 莼
- 乌蔹莓
- 大麻药
- 瓜子金
- 海参肠
- 稗根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