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奶浆
《*辞典》:牛奶浆
拼音注音
Niú Nǎi Jiānɡ
别名
牛乳甫(《质问本草》),大号牛奶仔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野枇杷、山牛奶、牛奶珠、毛天仙果、大叶牛奶子(《浙讧民间常用草药》),牛奶仔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
来源
为桑科植物天仙果的果实。秋季果熟时采收。
原形态
落叶小乔木或灌木,高约3~8米。枝条红棕色。叶互生,厚皮纸质;叶片长卵形或倒卵形,长7~20厘米,阔4~9厦米,中部以上较阔大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或略带心脏形,全缘,上面有疏短粗毛,下面仅中脉上有细毛,侧脉5~7对,小脉显着,呈网状;叶柄长2~4厘米,无毛;托叶披针形,淡红色。隐头花序;花单性,小花多数,着生于肉质花托内;花托有柄,通常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,圆球形或近梨形,横径约15毫米,紫红色,被白色短毛或无毛;苞片4枚,不脱落;雄花具梗,花被片4,雄蕊2或3。瘦果细小。花朋4月。隐花果成熟期8~9月。
生境分布
分布江苏、浙江、湖南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台湾等地。
功能主治
①《国药提要》:"治痔疾。"
②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:"缓下,润肠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牛奶莓
- 牛巴嘴
- 牛扁
- 牛角腮
- 卵叶鳞始蕨
- 矮杨梅皮
- 牛腰子果
- 牛蒡根
- 糯米泔
- 牛白藤
- 耐冬果
- 牛奶树
- 糯芋
- 牛肝
- 翻白叶
- 玄精石
- 牛齿
- 闹狗药
- 牛尾泡
- 逆阿落
- 鲇鱼
- 矮杨梅
- 矮茎朱砂根
- 凹瓦韦
- 钮子七
- 牛白藤根
- 牛羊草结
- 牛肋筋
- 牛尾蒿
- 牛肺
- 糯米条
- 牛奶菜
- 如意草
- 糯稻根须
- 牛舌草
- 牛黄
- 牛毛毡
- 牛王肺筋草
- 凹裂毛麝香
- 牛尾参
- 牛耳枫根
- 阿尔泰扭藿香
- 糯米团
- 牛肾
- 矮叶书带蕨
- 牛肝菌
- 脓见愁根
- 双参
- 米仔兰
- 水红花子
- 牛毛草
- 暗紫贝母
- 牛耳岩白菜
- 牛脑
- 安息香
- 艾纳香根
- 牛眼珠
- 牛尾独活
- 牛尾菜
- 滇丹参
- 水百合
- 山肉桂
- 仙人掌
- 狗头芙蓉
- 铜绿
- 土马鬃
- 黑乳菇
- 葛谷
- 盐肤子
- 鹅内金
- 棠梨
- 青脚莲
- 桃枝
- 玉簪花
- 短柱梅花草
- 枇杷叶露
- 刺竹叶
- 午香草
- 大树跌打
- 心叶兔耳风
- 隔山消
- 扒地蜈蚣
- 砂仁花
- 广玉兰
- 醋林子
- 青蛇藤
- 棱子芹根
- 多穗石柯叶
- 寒水石
- 麝香草
- 万年青根
- 榕树果
- 石彭子
- 铁浆
- 海底柏
- 无花果
- 蒙自木蓝
- 牡荆子
- 徐长卿
- 臭梧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