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目椒
《中华本草》:牛目椒
拼音注音
Niú Mù Jiāo
别名
白节藤、九牛入程、扣带锁红、牛目周
出处
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马钱科植物华马钱、伞花马钱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Strychnos cathayensis Merr.2.Strychnos umbellata(Lour.)Merr.[Cissusumbellata Lour.;S.Paniculata Champ.ex Benth.」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1.木质藤本。小枝圆柱形,常变态为成对的螺旋状曲钩。叶对生;叶柄长2-4mm;叶片近革质,长椭圆形至窄长圆形,长6-10cm,宽2-4cm,先端急尖至短渐尖,基部钝至圆形,上面有光泽无毛,下面通常无光泽而被疏柔毛。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,长3-4cm;花序梗与花梗均被微毛;花5数;小苞片卵状三角形;花萼裂片卵形,外面被微毛;花冠白色,长1.2cm,花冠管远比花冠裂片长;雄蕊着生于花冠管喉部,花丝比花药短;雌蕊长达11mm,子房卵形,花柱伸长,柱头头状。浆果圆球形,直径1.5-3cm,内有种子2-7颗;种子圆盘形,宽2-2.5cm,被短柔毛。花期4-6月,果期6-12月。2.本种与华马钱的区别为:聚伞形花序排列成圆锥状,长6-12cm;花冠裂片长圆状披针形,比花冠管长3倍;花药长卵形,基部心形,被倒向长柔毛。浆果直径约1.2cm,内有种子1-3颗。花期3-6月,果期7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于山地疏林下或山坡灌丛中。2.生于山地林中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2.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
化学成分
华马钱种子含生物碱:戴氏马钱碱(diabo-line),11-甲氧基戴氏马钱碱(11-mmethoxydiaboline),亨氏马钱醇碱(henningsoline)[1].
性味
苦;辛;性温;大毒
归经
肝;心;肾经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利水消肿。主风寒湿痹;寒湿水肿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6g;或入丸、散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根和种子:味甘、苦、辛、性温。有毒。有祛风、解热、止痛、止血功能。用于头痛,心气痛、刀伤、疟疾、风寒湿痹、水肿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糯米泔
- 牛白藤
- 糯芋
- 牛肝
- 牛奶浆
- 牛巴嘴
- 牛扁
- 牛奶浆草
- 牛角藓
- 牛筋
- 牛西西
- 糯稻根
- 牛至
- 牛耳枫枝叶
- 野荔枝果
- 牛筋果
- 牛皮
- 小寸金黄
- 胃友果
- 牛肾
- 牛屎树
- 牛耳草
- 牛奶菜
- 牛舌草
- 糯稻根须
- 牛黄
- 牛耳散血草
- 牛马藤
- 牛耳大黄
- 牛尾泡
- 闹狗药
- 牛肋筋
- 逆阿落
- 牛羊草结
- 牛白藤根
- 钮子七
- 牛蒡根
- 牛腰子果
- 牛筋刺寄生
- 斑杖
- 胖树根
- 蒲黄滓
- 瓶蕨
- 五齿剑
- 牛眼珠
- 牛尾菜
- 牛毛草
- 牛脑
- 糯米藤
- 脓见愁根
- 牛舌癀
- 牛尾参
- 牛舌头
- 脓见愁
- 牛髓
- 糯米团
- 马鞭草
- 菩萨鱼
- 炮仗筒
- 蓬子菜
- 鸡桑叶
- 雪莲花
- 香秋海棠
- 通脉丹
- 辉葱
- 黑风散
- 黑种草子
- 半支莲
- 辽东栎壳斗
- 大叶紫薇
- 腹水草
- 粉团花根
- 关公须
- 防己
- 芙蓉菊根
- 星蕨
- 蜘蛛果
- 甲鱼头
- 土中闻
- 茎花来江藤
- 矮茎冷水花
- 饭汤子
- 粉防己
- 鼬瓣花
- 香蒲
- 黑果
- 香排草
- 黑大豆花
- 贵州花椒
- 翻背白草
- 高山大戟
- 醉鱼草
- 艾实
- 防风叶
- 木槿子
- 蚤休
- 黑风藤
- 香蕉
- 腐巴
- 黑龙串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