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羊肝
《*辞典》:山羊肝
拼音注音
Shān Yánɡ Gān
出处
《吉林中草药》
来源
为牛科动物青羊的肝。
原形态
原动物详"山羊血"条。
功能主治
治夜盲。山羊肝,焙干,研末。每次二钱,日服三次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山羊肝
拼音注音
Shān Yánɡ Gān
英文名
Goral liver
出处
出自《吉林中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牛科动物青羊、北山羊的肝脏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Naemorhedus goral Hardwicke2.Capra ibex Linnaeus3.Ovis ammon Linnaeus
原形态
1.青羊,体长0.9-1.1m,尾长13-17cm,重约30kg。四肢短,蹄狭窄。眶下腺甚为退化,有足腺,无鼠踩腺。雌雄皆有角,角短而直,斜向后上方伸出,二角基部很靠近,尖端略向下弯。余部角有环棱。一般身体色为灰棕色,个体有差异或呈深灰或为棕褐色。喉部后方有一白斑。四肢、腹部、尾几同身色。2.北山羊,个体大,肩高约1m,尾长超过耳长,重40-50kg。雄羊颌下有须,长约15cm,雌羊须很短。无眶下腺,雄羊有尾下腺,前肢有足腺。雌性角小,雄性角发达,长达1m左右,斜向后方生长,形如弯刀,角横切面呈三角形,平面朝前,角上有许多大而显着之横棱。自头枕部沿背脊到尾基部,有一条黑色纵纹。胸部及腹侧黑色,腹面白色。四肢前面由上至下有黑棕色纵纹,尾向体背色,尾尖棕黑色。3.盘羊,体形中等大,健壮,身高1.1m,长约1.5m左右。肩高大于臀高。耳较小,尾短不及耳长。雌雄均有角。雄性角粗大,尤以基部为甚。角往侧面弯曲成360度的圆形螺旋。角鞘外面有明显而狭的环棱。近基部则消失。角长1m。雌性角小,约为雄性角的1/5。体背浅灰棕或暗棕色,胸腹部黄棕色,下腹及鼠踩部白色,臀部有白斑。尾色与体背相似,尾上面并有一棕色中线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栖息于较高的人迹罕至的山林中多在阳坡活动。居洞或岩石下,以草、树枝叶等为食。2.栖息于高原岩石和石质流砂上,或沿荒裸地生活。喜登高山,可达海拔6000m高度。群居,以禾本科植物为食。3.栖息于无林的高原、丘陵地带。以禾本科、葱属及杂草为食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入陕西、甘肃、浙江、福建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2.分布于内蒙古、宁夏、青海、新疆等地。3.分布于西北、华北入西藏等地。
性味
味甘;苦;性寒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补肝;清热;明目。主肝虚目暗;视物不明;目赤肿痛;雀目;虚赢
用法用量
内服:煮食,适量;或焙干研末,入丸散。外用:适量,敷目。
注意
《千金·食治》:“青羊肝合小豆食之,令人目少明。”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野巴子
- 扭筋草
- 假蒟
- 竹叶兰
- 毛轴碎米蕨
- 粟米草
- 番石榴
- 石米
- 狗宝
- 红香藤
- 湖广草
- 虎石头
- 细花丁香蓼
- 水草乌
- 女儿茶
- 草蜘蛛
- 蛇根草
- 山甘草根
- 大良姜
- 消石
- 万寿菊
- 玉带海雕
- 新裂耳蕨
- 狐肝
- 豇豆
- 鸡爪槭
- 大叶苣荬菜
- 夜明砂
- 茅香
- 奴柘刺
- 火头根
- 沼生水马齿
- 罗伞草
- 狗脚迹
- 炮仗花
- 小花梾木
- 臭黄荆
- 牛黄
- 野山蚂蟥
- 榕树叶
- 马醉木
- 羊奶子
- 水曲柳
- 硫黄
- 小泡通树
- 太子参
- 针刺铁仔
- 山羊血
- 野扁豆
- 獭胆
- 猪屎豆
- 赤火绳
- 土碎补
- 叶上果根
- 鸡翎草
- 苦树皮
- 扶桑花
- 南蛇竻苗
- 观音苋
- 山蒟
- 耧斗菜
- 榔榆叶
- 梳篦叶
- 阿魏
- 石楠
- 龙胆
- 地贵草根
- 地蜂子
- 牛耳朵
- 饴糖
- 藤仲
- 油头草
- 独一味
- 白果根
- 芥子
- 六道木
- 三升米
- 大萼鹿角藤
- 盐肤子
- 大肺经草
- 象肉
- 萝芙木
- 麻腐
- 滨海前胡
- 栗花灯心草
- 渐尖叶独活
- 蓝花扁竹
- 波罗蜜叶
- 臭黄荆子
- 盐麸树白皮
- 细叶小羽藓
- 杏枝
- 黑头草
- 茅栗叶
- 三蕊草
- 荷苞花根
- 地皮消
- 葛藟果实
- 灯笼婆婆纳
- 石上莲